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1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45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今年,农八师一四三团党委在创先争优中开展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四当四为"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普遍晋位升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当四为",即争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团场发展助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引导职工群众增收,确保完成团场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甘当"铺路石",为民生工程给力。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惠民"作为出发点,"富民"作为落脚点,促进职工群众增收;愿当"稳压器",为维护单位稳定减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把  相似文献   
142.
为清晰构建应对突发事件后备力量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从后备力量实际能力出发,遵循现实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构建应对突发事件后备力量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旨在推进应对突发事件后备力量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理论进入理性化、系统化,发展进入科学化。由信息支撑、指挥控制、应急动员、专业应对和综合保障等单元构成的应对突发事件后备力量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体,成为应对突发事件后备力量能力发挥重大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3.
邓迪方  陈猛 《国防科技》2012,33(4):55-57
探索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求的工程保障模式,对于指导军队工程兵部分队平时建设和战时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提出了四种工程保障模式:触点感应式、基点预设式、机动伴随式和自主运作式,并分析了各种保障模式的内涵、特点和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4.
梁冬春 《国防》2012,(1):25-27
在国防动员领域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任务是要适应当前国家总体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要求,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需求,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化国防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45.
近年来,河南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积极探索利用联训联演这个新平台,在新课题、新内容、新环境下摔打部队,在实践中检验新训法、新成果,推进了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其做法得到了军区  相似文献   
146.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签"下的是生命,"证"明的是战斗的胜利,他们为导弹"保驾护航",他们叫"导弹签证官"。仲秋时节,西北某山峦夜黑如墨、硝烟弥漫。群山裹着的火药味夹杂着让人等得有些焦躁的期盼。"发射!"随着震耳欲聋的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数枚某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刺破苍穹……"导弹命中全部目标!"靶指捷报飞来,悬着心的官兵们相拥而泣。胜利的到来往往会有许许多多的幕后英雄在奉献着。而为这些叱咤风云的导弹做安全保障的少不了一个人,那就是"导弹签证官"。"签"下的是生命,"证"明的是战斗的胜利。这  相似文献   
147.
陈永银  林江波 《国防》2012,(1):68-69
前不久,福建省军区组织全省80余支民兵应急分队进行野外拉动演练,采取"省军区统一计划、军分区具体导调、县(市、区)人武部参演"的办法,按照"动员集结、快速机动、情况处置、野外宿营、课题演练、组织撤回"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8.
褚衍照  柴祖平 《国防》2012,(4):55-57
武警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有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武警机动部队应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势,保持思想观念前瞻化、实现人才素质复合化、坚持军事训练信息化、突出部队管理正规化,努力推进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9.
书讯     
由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夏佩伦教授编著的《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一书,于2010年4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军事应用背景下目标跟踪和信息融合的主要问题、理论和技术。全书共分8章。第1章探讨多传感器目标检测的数据融合,主要介绍利用分布式多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结果,来综合判断目标是否存在的判决技术。接下来的两章介绍被  相似文献   
150.
陈志伟 《国防》2012,(6):34-35
当前,预备役部队既面临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现实要求,又存在制约训练质量提升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特点限制.由于预备役部队的性质是寓军于民,作为主体力量的预备役官兵“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而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明显,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三年一遍的训练周期,使预备役人员处于“训练批流失一批”的状态,训练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