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某型柴油机高压泵驱动齿轮安装螺栓失效故障,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齿轮螺栓连接的应力强度,得出了结构失效故障原因;然后,采用解析法进一步对螺栓开展了强度计算,评估了螺栓的可靠性,进而提出了螺栓失效故障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1 500 r/min工况下,高压泵驱动齿轮安装螺栓所受最大应力为832.9 MPa,接近屈服强度极限,齿轮与螺栓的相互作用是导致螺栓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螺栓数量和螺栓安装孔与旋转中心距离,可靠性系数由1.68增长为3.0,螺栓断裂故障得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2.
介绍 ISO 1585-92和ISO/DIS 3046.1-93两个标准一致采用的、不同大气环境状况间,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功率换算新方法与旧方法的差异及采用新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分析了柴油机的最大扭矩、扭矩储备系数、喷油系统喷油量与柱塞几何供油量的差异和变化规律,认为这3个参数的现行定义不尽合理,并给出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计算涡轮增压柴油机高原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在较宽广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范围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两台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应用铁谱、发射光谱和配有能谱仪的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分析技术对12VE230ZC型柴油机的润滑油样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磨损信息.铁谱分析能判别机器磨损工况的正常与否,并能判断引起异常磨损的原因.光谱分析通过发现指示性元素和元素浓度的异常来判断柴油机故障.对有异常磨损磨粒的谱片用电镜和能谱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磨损的部位.  相似文献   
76.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的开发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车用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的平均值模型.这个模型重在描述发动机状态变量的时间平均值,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适合于电控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分析了德国MTU396SB83和MTU396SE84两型潜用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功用。作者认为,该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功用不仅仅是削减排气(空气)噪声,降低废气温度和减少废气向舱室内部的传热,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常规潜艇通气管状态柴油机水下排气所激起的水噪声和为了改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通气管状态高背压时的启动性能和变背压时的工作稳定性。文中还分析了该排气冷却消声器的其它一些功用。这些分析对发展我国潜用柴油机技术及常规潜艇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为了满足电控喷油器喷油特性测试要求,研究设计了电控喷油器针阀升程的自动测量装置.在简要说明了电控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激光传感器的针阀升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构建了喷油器针阀升程测试系统,研究了测试系统的测量机理并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在高压共轨喷油试验台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电控喷油器针阀升程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79.
《中国军转民》2007,(1):73-73
我国许多地方缺乏淡水,利用太阳能或工业余热(如船上柴油机余热)生产淡水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案。为此,我们在多年从事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一组适合太阳能(或余热)利用的新型高效紧奏式海水淡化装置。本装置主要采用了激淋式横管降膜蒸发、多效闪蒸与多效回热  相似文献   
80.
某型柴油机进气道通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某型柴油机气缸盖进气道流量系数和涡流比随气阀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进气道前后的压差对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型柴油机进气系统在低负荷时可以实现较大的涡流比,从而可以改善柴油机低负荷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