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本文结合我军通信网络建设的实际和数字同步网技术发展的现状,集中探讨了我军数字同步网建设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网络的建设目标、组网原则、网络组成成份的建设和网络应提供的服务。最后,提出了几个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2.
用相位梯度法校正超宽带雷达系统的相位误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调频 (LFM)信号体制的超宽带雷达 (UWBR)系统的相位误差 ,会影响雷达系统脉冲压缩的结果。本文提出的相位梯度 (PG)算法 ,能够有效地估计系统相位误差 ,改善脉冲压缩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对车辆振动方程求解,得出了车辆跳动、摇摆的位移和转角表达式。并通过实算,对人体与车辆自振频率相比较,分析了路况与车速的影响,为行车安全性问题提供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74.
调频连续波具有较长的脉宽和较大的信号带宽,通常采用去调频的处理方式,但是,去调频的处理会引入空变的相位误差。从去调频的处理方式入手,根据发射信号相位误差缓变的特点,提出了依据发射信号相位误差模型补偿空变相位误差的方法,并在理论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推导。该补偿方法分为两步,从差频信号中去除发射信号相位误差,在残余视频相位误差校正之后,通过与补偿函数相乘去除剩余的相位误差。仿真和实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目标距离的限制,有效地补偿空变相位误差带来的影响,提高脉压水平。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够很好地平衡系统负载、误差补偿精度和算法开销,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5.
应用电磁干扰预测的原理 ,针对一体化通信指挥系统中 ,多部电台集中使用所带来的频率管理问题 ,进行了干扰多级预测 ,得出了保证电磁兼容性系统各电台之间应满足的频率间隔 ,提出了通信网中通信频率方案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通用型的武器系统一体化建摸/仿真环境(WISE)的特点。组成和全数字仿真产品,给出了利用WISE仿真软件工具开发舰炮综合火控全数字仿真系统的实例,最后分析了WISE先进仿真软件工具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7.
采用旋转弹体单通道控制方式的制导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多变量的耦合系统,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困难很大。本文以某型便携式防空导弹为例,基于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建立了制导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对制导控制系统进行了六自由度仿真研究,为制导控制系统性能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8.
本文给出一种应用数字接收机技术截获和分析信号的新型实验系统。随着高速模拟-数字变换器(ADC)的发展,输入雷达信号的采样和数字处理可移向靠天线的部位,且仍然具有足够的瞬时带宽而得到对宽带信号的良好截获概率。文中给出了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实验装置和进行的第一次雷达信号测量的结果。并说明了在脉间和脉内分析中应用数字接收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9.
3-取代-2-噻吩甲醛(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农药、医药中间体。提供的制备3-取代-2-噻吩甲醛(I)的合成路线短,收率高,设备投资低,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对反应过程的跟踪分析,揭示在间二硝基苯催化氢化还原成间苯二胺的反应过程中存在硝基的双分子还原方式,由此推断出间二硝基苯催化氢化的反应历程。由于双分子还原方式的存在,有可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这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