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阐述了机载动目标显示(AMTI)雷达自适应控制角度和多普勒响应的方法。这种AMTI技术能为杂波对消提供自适应载机运动的补偿,为天线附近飞机机体的散射提供补偿,并能自适应地使外部干扰源无效。产生控制角度与多普勒响应的自适应加权有三种方法,对这三种方法作了阐述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2.
选取截尾点是截尾序贯验后加权检验很关键的一步,目前理论上尚无有效的选取方法。本文用优化技术确定截尾点C,克服了实践中确定停时N和截尾点C遇到的计算困难,避免了一般取C=1的盲目性,使截尾点C的选取有了理论根据。优选的截尾点不仅使双方承担的风险之和最小,而且使双方承担的风险值相对合理,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3.
长基线下,受伪距多径和电离层残差影响,传统的CIR法解算载波相位宽巷模糊度时某些历元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基础载波模糊度的搜索范围也较大。分析了CIR法的模糊度误差,提出了基于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并且消除电离层时延的改进的CIR算法,分析了其误差方差,最后利用Compass系统实测数据对短基线和长基线两种情况下CIR法和改进CIR法的解算结果进行比较。实测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单历元解算超宽巷模糊度和宽巷模糊度,并且能够大大缩小基础载波模糊度的搜索空间。  相似文献   
124.
我国西南地区滑坡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的特点,群测群防是目前中小型滑坡灾害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针对这种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在马氏距离判别法和加权马氏距离判别法的基础上对权重值进行了修正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分析方法——马氏综合权重距离判别法。该方法不仅保留了加权马氏距离判别中区分每一个指标重要性差异的优势,并且结合德尔菲法对权重值进一步修正,弥补了原来加权马氏距离法在判别过程中距离函数出现负值的不足。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法是把由样本驱动的权重值和实际工程经验的权重值相结合,使权重值的取值更加符合实际。以该方法为基础,在一定的历史资料背景下,从滑坡致灾因素和孕灾因素考虑,选取适当的判别因子,建立判别模型,对未知潜在滑坡灾害进行判别归类,并且与马氏距离判别法和Fisher判别法比较。研究发现,马氏综合权重距离判别法具有更高的可靠度和判别精度,适于在群测群防体系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5.
GPS初始整周模糊度的求解是利用载波相位进行测量时的关键问题.采用了对系数矩阵进行QR分解的方法,用以降低矩阵的维数.模糊度搜索时,针对Z变换可能会引入多余误差,采用了对称三角分解法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去相关处理.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定位误差在0.5 cm以内,方位角和仰角误差在0.1°以内.  相似文献   
126.
为提高PCMA信号相位估计的精度,基于联合循环统计量与变步长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的理论,提出了一种PCMA信号相位高精度估计算法。算法推导信号参数与循环统计量的定量关系进行相位的初估计,对接收信号进行变步长的LMS自适应滤波,通过迭代提升相位估计精度。对算法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收敛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性能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升2dB左右。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线性调频信号形式简单,易被敌方截获和干扰的特点,提出了一类脉内线性调频和子脉冲相位调制相结合的具有多种变化形式的混合调制脉冲压缩信号。MATLAB仿真分析表明,与单纯线性调频信号相比,该混合调制信号产生和处理简单,既保持了线性调频信号的优点,又提高了抗截获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8.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相位滤波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块局部最佳维纳滤波算法(Patch-based Locally Optimal Wiener, PLOW)。该算法是加性高斯白噪声下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stimation, LMMSE),利用目前图像滤波最前沿的技术——非局部技术,来联合估计图像的一、二阶矩。针对干涉相位中噪声的空变性,在应用中提出了两点改进:首先,估计噪声的标准差时,用均值代替中值;其次,根据噪声标准差的最大值和均值的比值,自适应的确定类的数量。经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改进后的PLOW算法是有效的,并优于其他三种算法。  相似文献   
129.
为解决传统选星算法在定位精度与运算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行列式值的改进选星算法,并从运算量的复杂度、消耗时间的长短、定位精度的高低3个方面与传统最小几何精度因子(GDOP)算法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选星算法80%以上的GDOP相对比值小于10%,所需计算时间明显小于传统最小GDOP方法,且避免了大量的矩阵乘法和求逆运算,证明了该改进选星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耗时短、精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0.
电离层是一种典型的色散介质,会对导航信号产生延迟,且不同频点处的电离层延迟互不相同。实际应用中通常只考虑接收信号中心频点处的电离层延迟,而忽略信号带宽范围内的电离层色散特性。建立了电离层色散特性的对导航信号接收的影响分析模型,并定量地分析了电离层色散效应对BPSK(10)、BOC(14,2)以及AltBOC(15,10)等宽带导航信号的影响。分析表明电离层色散效应对BPSK(10)信号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高阶BOC信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与电离层特性相关的相关损耗及载波跟踪偏差,其中AltBOC(15,10)产生的相关损耗最高约1.4dB,载波相位跟踪偏差最高约0.374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