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军队人员实行保障卡信息化管理,初始目标是加强实力控制,提高经费保障效能;待条件成熟后,将服装供应、就医等也纳入其中并与地方相应保障内容衔接,进入社会综合保障体系;最终目标是兼具银行存储和消费结算功能,同时将军队日常公务支出和零星采购支出等也纳入保障卡支付范围,实现一卡全军通、全国用。  相似文献   
62.
装备工程研制阶段是把装备设计图样转化为物质实体的过程,是装备采购过程中历时最长,风险最密集的时期。通过查阅装备工程项目研制相关资料,构建了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利用云理论,构建装备工程研制阶段各类风险评估云模型,形成了标准云图;并以某型通信设备为例,对该型装备工程研制阶段综合风险水平进行了科学评估。该方法为装备采购部门和承制单位对装备工程研制阶段进行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64.
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指出:"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智能化战争初现端倪"。全军上下掀起了对智能化战争的研究热潮,对其制胜机理、前沿技术等进行充分研究与思考,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军要面对信息化建设尚未完成、智能化即已"闯入"的现状,军队要深刻理解智能化战争人才匮乏、一线部队智能化作战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在倒逼军队加快智能化战争人才队伍建设速度,引导人力资源向智能化战争相关岗位流动,先敌一步占据人才发展制高点,争取实现我军在智能化战争上从跟随向引领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了防地雷反伏击车的设计要点。这种防地雷反伏击车是一种能够为士兵提供抵御地雷、简易爆炸装置和其他枪弹威胁的改进防护的战斗用车。涉及防地雷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防护技术和人机环境等多要素综合的工程技术,是一种功能综合、系统集成的满足战场指挥、人员输送、战术侦察、物资运输和战地救护等功能拓展的防地雷反伏击系列车辆基型车。  相似文献   
66.
习主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飞行人员是空天战场的主角,肩负着守卫祖国蓝天、御敌千里之外的特殊使命,更是向一流空军进发的关键力量,迫切需要率先强化十九大精神的贯注引领,让习近平强军思想照耀万里云天,锻造奋飞新时代的刀锋利刃。  相似文献   
67.
军史编研人员是传承历史续写文明的"播火者".在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学习、躬身践行.一是要深刻理解精髓要义,切实增强模范践行的责任感;二是要充分认清职责使命,切实提高模范践行的高标准;三是要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切实塑造模范践行的好形象.  相似文献   
68.
69.
有些单位领导和机关干部总是把下基层多少天作为自己工作踏实、深入实际、心系群众的依据,至于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多少时间,在基层发现了什么情况,帮助基层解决了多少问题,效果如何,反馈如何,回到机关后又给领导提出了多少切实可行的建议等却只字不提。笔者认为,这种只讲下基层的天数,不讲效果,以时间当成绩的现象,算不上深入  相似文献   
70.
陈伟  左毅  耿继超 《国防》2009,(11):51-52
民兵应急分队是后备力量的"拳头"队伍。新形势下,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应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优化人员编组、加强教育训练、完善保障机制,确保遇有情况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