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何鸣 《军事史林》2008,(2):50-56
1945年,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它的超强威力半个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得到了令人骇然的验证。美国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掌握这种复杂的核裂变技术,可以使美国的核垄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高枕无忧地保持下去,其他强国在这一领域尚难望其项背。在这种认识下,对于再花巨资搞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超级炸弹的主张,便被视为是不必要的浪费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21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标志着中国重大自主创新工程ARJ21飞机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作高效、监管有力、协调发展的认证认可体系,为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保证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面对市场巨大需求,俄罗斯利用原有雄厚基础,采取制定国家战略规划、调整航空工业结构、启动重大研制项目、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全力重振航空工业。  相似文献   
15.
肩负航天三院产品研制和生产总装使命的一五九厂,是军工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传承和弘扬了航天“三大精神”,抓住难得的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快速发展.为履行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书写了瑰丽的历史乐章。  相似文献   
16.
闻舞 《环球军事》2008,(22):40-41
今年4月30日,结束了社内12次试飞的日本下一代反潜巡逻机XP-1的首架样机——5501号飞抵日本岐阜,经过一系列检测后,8月29日,主承包商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将其交付日本防卫省。9月5日,XP-1的首架样机移至海上自卫队厚木航空基地,今后一段时间内,它将在那里由日本技术研究本部与海上自卫队第51航空队共同进行技术与实用试验,全部的开发研制工作预定于2011年结束。  相似文献   
17.
刘霆 《现代军事》2008,(3):62-66
自2003年10月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首次公布俄新的军事学说框架构想以来,俄空军便开始不断充实和发展新的作战理论,先后提出了“空天一体防御”、“制空天信息权”和“非接触”作战理论。同时,俄空军作战理论的变化和发展正在对其武器装备研制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通用特性的武器系统研制方案优选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评价中只重视作战性能和费用的不足,建立了武器系统通用特性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方案评价和优选;在分析经典灰色关联分析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欧式距离的权重确定方法对其加以改进,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最后通过国防装备研制项目评价实践中的一个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国防技术基础》2008,(9):39-39
(1)武器装备设计定型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任务 对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是否已达到规定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武器装备和主导产业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高新技术,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关系更加复杂,技术协调的难度更大。如此复杂的技术工作,只有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采用大量的有关标准——尤其是技术标准——来规范各项设计、制造行为,才有可能实现研制工作的有序、高效,保证在规定的研制周期内,制造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