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集团公司科技部程书记以《适应改革形势,转变工作思路,强化标准化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主题的报告,全面解读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形势,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标准化工作思路的要求。为了深人领会和具体落实科技部领导的要求,我代表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谈一下进一步做好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2.
当前,预备役团队最重要,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预备役团级党委班子能力建设,确保部队建设科学发展。从党委领导上看,把学习转化为指导部队建设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科学统筹,科学指导部队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3.
5月30日至31日,黑龙江省军区预备役部队“两应”能力建设基础性工作推进会在佳木斯市召开。会议期间,在松花江畔举行了预备役部队“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演练,正在黑龙江省军区检查工作的军区司令员张又侠冒雨观摩了演练。近年来,黑龙江省军区在抓预备役部队“两应”能力建设上,  相似文献   
104.
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看.预备役部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预备役团党委作为领导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线指挥部”.其领导能力直接影响军事斗争准备的程度。所以必须把提高领导军事斗争准备能力作为预备役党委班子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使命意识。要认真学习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系列指示要求,  相似文献   
105.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参照灾区抗震一线救灾行动实际.在全团开展了“抗震救灾我们准备好了吗?”的群众性大讨论活动,积极查找自身应急建设不足,着力提高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按照质量建设标准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要求.黑龙江某预备役师党委紧紧围绕提高部队“两应”能力这一核心.坚持“应急为要.应战为本,重点应急.整体应战”的建设思路.务实创新.夯实基础.使部队的“两应”能力逐步提升.全面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先后被国家和总部评为宣传国防教育法先进单位、全国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也跨入了全军预备役部队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07.
创新平台     
《东北后备军》2008,(11):46-46
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青年应征;开展社会监督促进廉洁征兵;为专武干部学习搭建平台;为老干部健康提供优质服务;强化训练提高通信保障能力;让平安与“奥运公交”同行;  相似文献   
108.
桂锋  赵福臣  程雪山  陈波 《国防》2002,(3):29-30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将是敌我双方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激烈较量,因而诸如武器装备、军需供应等保障任务将空前繁重,仅靠国防工业部门平时积聚的保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全民的物质支援。因此,经济动员建设应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认真制订经济动员预案  相似文献   
109.
李衡 《国防》2002,(3):22-23
战场设施建设,是作战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战场设施建设,对于取得未来军事斗争的胜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战场设施建设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边防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和一些城  相似文献   
110.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技术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武器弹药。它不以大规模杀伤人员、毁坏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为目的,而是通过攻击人员、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最薄弱部位,使人员部分失去作战能力,使装备暂时失去作战效用,使基础设施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阻止或限制敌方作战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