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对反辐射导弹的破片杀伤战斗部中较为常见的立方体破片的 3种典型姿态侵彻 (尖端、棱边及正面侵彻 ) 4mm厚 94 5钢的侵彻过程进行仿真数值计算 .通过仿真计算 ,结合实验结果比较 ,得出结论 :不同初始侵彻姿态的立方体破片在侵彻过程中 ,由于旋转角速度的作用及稳定性的要求 ,破片的侵彻姿态将趋于正面侵彻 .不同姿态的侵彻 ,侵彻威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3.
灰色层次评估法在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武器装备效能评估诸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引入灰色层次评估法对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进行评估。建立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体系 ,主要用于在设计阶段对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进行评估。在确定样本矩阵方面 ,提出了用性能指标的效用函数值取代由评估者评分的方法 ,使得样本矩阵更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 ,结果表明该方法受评估者的主观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4.
对地面防空战斗部署方案进行评估是防空作战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防空战斗部署主要包括防空兵器战斗部署和情报预警雷达组网部署两部分。首先分析了地面防空兵器战斗部署的评估指标体系,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对其作战能力进行评估。然后运用开马尔可夫排队网络对情报预警雷达组网部署的空情预警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5.
36.
对不同的瞄准点,瞄准式战斗部对目标毁伤效果不同,为此提出了适用于瞄准式战斗部的瞄准策略,保证了对目标较高的毁伤概率和较好的毁伤效果,解决了起爆之前战斗部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37.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24):72-72
俄军推出新型反辐射导弹 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最近透露,该公司正在完成Kh-58UShK反辐射导弹的官方测试。这种反辐射导弹可以挂装在T-50PAK—FA第五代战斗机的内置式弹舱里。Kh-58UShK重650千克(战斗部重149千克),弹体长约4.2米、弹径0.38米、翼展0.8米。Kh-58UShK的最大飞行速度4200千米/小时,发射时载机速度0.47-1.5倍音速,发射高度20米至20000米、最大发射距离76千米至245千米。  相似文献   
38.
《华北民兵》2013,(7):55-55
卫士—2火箭炮是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的一种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它以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采用六联装贮运发射箱,火箭弹可根据不同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6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  相似文献   
39.
分层抽样方法在战斗部破片抽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中统计命中目标破片数,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破片抽样方法———破片分层抽样法,该方法抽样结果与战斗部地面试验统计得出的破片分布密度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40.
所谓精确破障,就是在综合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支援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精度武器装备实施的破障行动。这种破障样式开始于高技术战争,成熟于信息化战争。它要求对抗登陆一方设置的障碍物进行精确的侦察与定位,对破障计划进行精确的运筹,对破障行动实施精确的准备,对破障效果实施精确的评估,以最终实现最低的代价达成最佳的作战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探障的精确性。随着数字成像技术以及先进的光学遥感设备的发展,使得侦察监视卫星和各种有人、无人侦察机可提供分辨率极高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有些先进的卫星甚至可改变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