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加筋板在横向撞击下的吸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撞击工况下加筋板的碰撞损伤过程进行了分析。加筋板结构采用理想弹塑性的材料模型,不计入应变率对材料强化的影响,在忽略接触面的摩擦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考虑加筋板结构在刚性体碰撞下的变形过程,从而探讨加筋板结构的动态响应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加筋板的吸能特性与撞击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非线性动态计算采用MSC/DYTRAN程序完成。  相似文献   
312.
在现有的RFID标准中,一般标签ID都由几个不同含义区间组成。针对这种特点,提出推断式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在识别每个区间段的ID时,利用某个特定读写器中的前缀库推断该区间段各个位的取值,以便减少待识别标签ID的位数。同时,通过调整参数u,可以对系统可靠性进行控制。仿真实验表明,在没有新前缀出现的情况下,推断式二进制防碰撞算法能够将QT算法的识别速度提高3倍、标签平均响应次数降低3/4。  相似文献   
313.
采用VHDL语言改进实现了一个8051 IP核,嵌入FPGA并做了测试,测试表明,其中断、定时器、串口、I/O口均达到了实用的要求,指令集与标准8051芯片指令兼容。给出了8051核的结构框图和在FPGA中嵌入8051核的设计流程。基于该IP核,实现了对GDM 12864A图形点阵液晶的控制与显示,利用其串口实现了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最后对8051核与通用8051芯片在内部资源和指令执行速度等性能指标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14.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在非对称时空正则化约束的非凸张量低秩估计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核范数估计方法代替原算法中的估计方法。提出基于结构张量与多结构元顶帽(Top-Hat)滤波的自适应权重张量对目标张量进行约束,增强目标张量稀疏性的同时抑制其中残存的强边缘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能够更好地消除图像中强边缘结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保证检测率的情况下,较原算法具有更低的虚警率。  相似文献   
315.
何鸣 《军事史林》2007,(6):19-25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周围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本身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核内部蕴藏着的巨大能量把质子和中子聚合在一起,这种能量就是原子核能。核武器就是利用这种核能制成的毁灭性杀伤武器。根据获取这种核能的不同方式,核武器可分成两类:利用重原子核裂变反应制成的就是原子弹,又称裂变弹;利用轻原子核聚变反应制成的就是氢弹,又称为聚变弹。  相似文献   
316.
运用变分原理,拓扑度理论以及微局部分析技巧相结合的方法,作者讨论了一类二阶奇异Hamiltonian系统的时滞周期解之存在性。  相似文献   
317.
318.
根据Zn-Pb合金液相分离过程,建立了两相熔体中弥散相液滴粗化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试验对比,证实了该模型的理论合理性。  相似文献   
319.
基于Volterra理论和Wiener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连续与离散时不变一般模型及其在有外部扰动情况下的Volterra核和Wiener核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算例。  相似文献   
320.
直接碰撞动能拦截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当前世界防御的需求,阐明了对付当前主要威胁—TBM弹头袭击的有效手段是直接碰撞动能拦截器技术,并简要叙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它在国外的几个主要应用实例,最后阐述了动能拦截器精确制导控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