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绳系拖曳离轨过程中的摆动抑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周向常值连续小推力作用下的绳系拖曳离轨为背景,针对离轨过程中的系绳摆动抑制问题,建立了系统质心轨道动力学方程及系绳摆动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无系绳收放控制时的系绳摆动特性以及系绳收放对系绳摆动的作用效果,构造了使系绳摆动衰减的期望绳长收放速率并设计了系绳张力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无系绳收放控制时,系绳摆动表现为平衡位置附近的周期性往复运动;张力控制连续平滑,很好地实现了系绳实际长度对期望长度的跟踪,同时有效地抑制了离轨过程中的系绳摆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履带车辆下长坡制动过程中不同制动力的分配关系,在液力减速器和整车下坡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液力辅助制动的履带车辆下长坡制动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履带车辆整车动态仿真模型,对液力减速器的持续制动性能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车辆下坡持续制动时,适时应用液力减速器,能够有效分流整车制动功率,明显降低机械制动器的工作负荷,满足整车安全恒速下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航空制动这片沃土上,袁毅东辛勤耕耘25载,无私无悔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他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实干作风及一身正气的人格魅力,受到了公司全体员工的拥戴。这些年。他带领全体员工以军转民为契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防务、民航、汽车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应用非线性接触和碰撞问题的有限元理论,通过Autodyn软件对某缓冲装置瞬态制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该缓冲装置各构件的速度、位移、等效应力等物理量,通过优化得到缓冲装置的结构形式.仿真计算表明该装置在原理上是合理可行的,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可为缓冲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车轮制动器维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械、车辆的制动性能及运行安全。本文根据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制动器的工作状态及影响因素;阐明了制动器的维修工艺要求及现有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二状态原位切削保证制动器维修工艺要求的加工方法。该维修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车轮制动器的维修质量与工效,而且有助于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直线电机实现无人机在短距离内可控地加速起飞已是固定翼无人机弹射起飞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为了使飞机分离后弹射台能在较短距离里完成制动,提出了直线电机弹射轨道末段定子实铁心涡流制动、运用Halbach永磁体阵列的涡流制动和橡胶阻尼制动等三种方式的综合方案,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分析计算。当弹射台的速度大于10m/s时,定子实铁心产生的涡流制动效果明显,当弹射台的速度低于3m/s时,定子实铁心涡流制动产生的制动力将迅速下降。Halbach永磁体阵列的涡流制动方式在飞机分离点开始实施,可以增加30%以上的制动效果。通过模型分析和碰撞试验,橡胶阻尼制动作为最后一级制动方式,能够有效吸收能量,实现在较短距离里的制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抱死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车辆抱死后对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的影响;论述了解除抱死系统的三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消防部队开展相关技术训练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轮毂电机多轮独立驱动车辆的能量利用率,针对某型车辆的机电联合制动系统设计了一套模糊控制策略,用于分配制动力据,回收部分制动能量,并进行了Matlab离线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分配制动力矩,提高制动效能并回收能量。  相似文献   
19.
对航天器在有限推力作用下的"推-滑-推-滑"离轨轨道制导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再入接口条件转化为能量与动量矩指标,基于该指标得出了单次"推-滑"的临界地心距,分析了其对离轨策略的影响;推导了有推力作用时飞行器能量与动量矩的相对变化规律,通过使飞行器的能量与动量矩以同样的相对速度减小的方法,导出了制导方程;得到了首次制动时推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二次制动根据制导方程进行导引的轨道形式;对不同高度与不同再入接口条件的离轨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可有效解决单次"推-滑"无法实现的离轨制导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使高炮获得尽可能大的有效射击区域,充分发挥火力,做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必须详细标定高炮的禁止射击区.根据禁止射击的原因,将高炮的禁止射击区分为死区、安全区和无诸元区,并讨论了每一类禁止射击区的特点.给出了禁止高炮身管进入禁入区的软限止方法,阐述了克服航前无诸元区的拦阻射击技术和射表解析延拓技术,为增加高炮的射击时机提供了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