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文章简要论述了英汉语的社交称谓差异 ,认为这类英汉翻译既要考虑语义、语用尽量对等 ,又要考虑英语文化的传真 ,在归化和异化中寻找平衡 ,以便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2.
《史记》描述了汉代知识状况,它指出,伴随着汉代经济情况的改善,汉代社会完成了从需求的贫困向文化象征图式的贫困的转换;在这一背景中,汉代知识分子受制于华夏民族的国家体认这一历史过程的制约聊入尴尬的情景;司马迁的意义就在于他恢复了知识分子对意义的守护和阐释这一超越性使命。  相似文献   
113.
在古代文献各类文体中,碑志文的写法最为固定,它的体例可以概括为世系、行治、卒葬和铭文四部分。这种历久不变的文体,透射出中国人超越生死的独特智慧——家族孝文化。世系的排列体现出孝的最基本的第一层含义——延续父母与祖先的生物性生命;行治的罗举体现出孝的更高一层含义——延续父母与祖先的高级生命;卒葬和铭文体现儒家孝道之宗族群居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14.
罗燕军 《国防》2003,(10):42-43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未来配合现役部队作战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必须下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其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一是要确立“一体化”建设思想。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都大量动用预备役人员参战的美国,一直重视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建设。其国会曾通过裁减常备军提案,但多次否决裁减后备役提案,相反还增加了后备役在“总体力量”中的比重,目前在陆军中50%的战斗部队和80%的后勤支援部队都由后备役人员担任。我  相似文献   
115.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正确把握这场变革的发展趋势,充分估计其战略影响,切实做好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必须紧跟新军事变革的步伐求发展,努力寻求发挥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新的领域和空间,为实现“双重历史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新军事变革使现代作战理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政治工作必须强化跟进意识,用创新理论牵引思想的解放,用创新思维审视当前的工作。(一)依据军事变革理论树立新观念、确立新理念。思路决定出路。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也…  相似文献   
116.
伍崇友 《国防》2003,(2):29-30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国防建设,国不可一日无防,军队不可一日不强。没有强大的国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便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很难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  相似文献   
1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作为人武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就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就要切实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奋斗目标,依托“两个文明”建设这个大平台,积极寻找参建结合点,不断扩大结合面,确立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局面,力求走在全社会前列。  相似文献   
118.
119.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目前,各级都十分重视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科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多、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有的已出现“青黄不接”,这将严重制约部队战斗力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各级领导和机关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0.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1):32-33
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对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甚至是大相径庭。我们讲的理想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两方面讲的:一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的人;二是有高尚美德的人。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尚美德是做一名理想人的基础。一个人要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才能是不行的。所以说,高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