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造势,是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孙子》首先提出造"势"的概念,此后,在中国军事文化典籍中频繁出现,其意与义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相径庭.在进入21世纪之际,我军面临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如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军事文化遗产,开拓中国军事科学理论的创新问题,是中国军事科学领域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2.
从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看指挥与控制学科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网络信息科技全局发展的角度论述指挥与控制学科的作用及其在信息时代的重要地位,具体介绍了指挥与控制科学的时代发展对军事、科技、社会影响和面临的挑战,针对我国特点提出了指挥与控制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3.
学员管理要坚持育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院校要为部队培养出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要把学员培养成集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于一身的新型军事人才。管理工作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不能把管理的标准定在“管住人,不出事”上,而是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从总体上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打牢学员的各项基础。把学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新理论、新战法、新知识的学习与指挥决策和战略恩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管理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44.
文化建设是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卫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教育功能和塑造功能等多项功能,因此,它也是警卫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警卫文化建设是推动警卫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5.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6.
基层警营文化建设是公安边消警部队文化工作的基础和基层建设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部队的稳定、官兵关系和谐以及官兵的健康成长。通过实地调研基层警营文化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其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7.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发展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凝聚职工队伍战斗力,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8.
高新材料是国防现代化的先导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武器装备性能、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保障条件。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高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材料和工艺”  相似文献   
49.
当今社会,企业核心的竞争力越来越表现在对新技术的拥有和应用,重齿公司把握这一新特点、新趋势,紧紧抓住追赶和跨越的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  相似文献   
50.
《中国军转民》2007,(8):19-21
西北工业大学立足国际和国防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基础研究院,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基础课题攻关;组建大师引领型、学科融合型和项目牵引型科技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各自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在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通过组建颇具特色的西北工业研究院的创新实践,打破军地分割和行业壁垒,推进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促进国防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尝试走出了一条体制机制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