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今年3月,俄空军参谋长宣布,俄首架第五代战机T-50将于2013年交付利佩茨克航空中心测试,并表示今后俄所有新型战机都要在那里进行全面测试。此言一出,利佩茨克迅速成为空军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0,(9):43-43
如何识别飞机 德国空军缺席诺曼底DE3之后,德国陆军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如果空中的飞机是银色的,那是美国人的飞机,如果是蓝色的,那是英国人的,如果看不见,那是咱们的。”  相似文献   
43.
曹晓光  肖飞 《环球军事》2010,(18):46-47
“梭子鱼”(Barracuda)无人机是由德国和西班牙两国共同开发,兼具情报收集和空中作战两种功能的先进无人机,目前全部项目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2009年7月,第二架技术试验机在加拿大古斯湾空军基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飞行测试,一切测试飞行全部顺利通过,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该无人机开发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4.
梁茂芝 《环球军事》2010,(21):60-62
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当时的中国南京,于是,一场惨烈的南京保卫战打响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前,中国陆军曾在南京城外进行了抵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此前后的万米高空上,中国空军同样进行了一场壮怀激烈的保卫战。  相似文献   
45.
文章从美国为什么需要两种空中力量共同存在入手,对美国现有的两种常规空中力量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和剖析,揭示了它们在作战中的角色、地位及运用。  相似文献   
46.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技术航空兵器的广泛使用,使得空军航空兵对地作战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十分注重发展空对地作战理论,也更加强调发挥空中力量的进攻特长,"进攻"已成为空中力量运用的主导思想.针对空中进攻作战,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不同的航空兵兵力使用方案,根据敌防空体系对我方突击机的威胁程度,以完成突击任务等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以我方损失最小、航程最短等为目标函数的航空兵最优出动方案及我军现有作战飞机的编队模型构想.  相似文献   
47.
48.
余向阳  孙维谨 《国防科技》1999,20(2):44-48,49
空中作战——无论是防卫战还是进攻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量战术数据的获取。所有这些数据信息将被收集、传送、处理并达成共享,籍此建立一个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控和侦察(C~4ISR)为一体的重要体系。 所有参与空中作战的机载、海上和地面的平台及指挥中心必须通过一个坚固、安全和可互用  相似文献   
49.
"没有预警机的航母不是真正的航母。没有C2(空中指挥与控制)的预警机不是真正的预警机。"——这是某个狂热的"大航母爱好者"在博客上的留言。言外之意,航母不仅要有预警机,这预警机的档次还不能低,否则航母的战斗力便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不久之前,我们看见了一架涂着"八一"军徽的"奇形怪状"的直升机在天上翱翔,综合各方信息之后,军迷们发现必须静下心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预警直升机到底算不算"正宗"的预警机?本专题将从研制渊源开始,为大家详细解说卡-31预警机的来龙去脉以及预警直升机的作战性能分析,为军迷们解开心中的"卡-31之谜"。  相似文献   
50.
采用直接装订的方法来完成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虽然可以提高战术导弹的快速反应性,但是也引入了初始对准误差.该误差虽然较小,但造成导弹命中精度的影响不可忽略.为了补偿这种影响,研究了一种借助地面雷达站提供导弹的导航信息,把初始对准误差给分离出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