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71.
周义 《当代海军》2001,(7):46-46
1942年,美国及其盟国对日本发动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雷战。当时日本占领的地域形成了一个以东京为圆心的、半径为4800千米长扇面,这样也就极大地增加了其海上防御负担。美国海军为瓦解日本的海上运输供应系统,决定对其进行攻势布雷作战。这次布雷作战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广泛而持久地对日本海外占领地的港口和航道进行布雷;第二部分是集中对日本本土沿海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布雷。  相似文献   
572.
573.
在当前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网络中心战和军事信息网格是两个极重要的、具有发展趋向性的概念。本文阐述了"网络中心战"是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产物,以及美军网络中心战和 全球信息网格的内涵,并对应用网格技术建设我海军信息网格,实现我海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74.
基于概率推断网的水雷战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水雷作战决策的需要,运用贝叶斯推理、模糊逻辑以及可信度不确定推理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概率推断网的水雷战专家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得出两种结论:一是利用计算概率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二是利用计算可信因子方法得出的结论,两种结论呈现定量和定性的互补关系.可较好地为反水雷作战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以减少舰船遭毁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575.
阐述了网络中心反潜战与平台中心反潜战指挥与控制的区别,分析了网络中心反潜战中指挥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6.
为了尽快分析出未知水雷障碍参数,根据水雷战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未知水雷障碍参数分析专家系统的观点,对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针对专家系统建立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Vague集插值近似推理的专家系统知识自动获取方法,在介绍推理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算例.从推理的结果来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从而为专家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577.
578.
579.
根据雷达探测、光电探测、电子对抗侦察获取的空情信息特征,从综合运用空中目标特征的电磁空间信息角度出发,对基于电火一体防空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立足目标航迹特性进行威胁程度初步估计,通过区分目标类型修正威胁排序的威胁评估新方法,仿真分析结合表现,该方法既能较客观地反映出空袭兵器对地面目标的威胁程度,又能体现出对空抗击的紧迫性,对防空指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软件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0.
付翔  付斌  赵亮 《国防科技》2020,41(6):8-15
自2017年8月DARPA公布“马赛克战”作战概念以来,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这一新型作战概念,学者们对“马赛克战”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本文首先从国际形势、美军装备特点、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马赛克战”的提出背景,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其概念内涵,并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其主要特点。接着着眼未来,从革新理念、鼓励创新、形成质变等视角探讨了“马赛克战”对装备体系试验鉴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重点论述了装备体系试验鉴定要向全智能作战体系试验鉴定方向发展的观点。最后聚焦当下,阐述了现阶段试验鉴定工作应重点关注动态互联互通性测试、互操作能力验证、新型仿真试验技术、系统自主能力等级评估及决策可解释性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