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星上系统总线多元性导致的星载网络接口和协议不能标准化的发展瓶颈,本文基于SpaceWire总线协议,通过将静态路由(时间触发)与动态路由(事件触发)机制结合,实现了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共用网络。静态路由完全遵循SpaceWire-D协议,在保证确定性传输的同时,通过启发式调度算法首次实现了多时间窗并行调度,并提出利用最大公约数法设计时间窗,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动态路由通过对随机事件和载荷数据分配优先级,实现传输路径冲突时对紧急任务的优先处理。最后在OPENT中搭建网络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路由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静态路由时段网络吞吐量较现有调度算法有明显提高,动态路由实现了紧急事件优先传输。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高炮武器系统拦截空中高度机动目标的能力,提出了多模射击的思想.多模射击是指火控系统根据战场态势,实时可靠地估计出目标在射弹飞行时间内若干个可能的机动形式预测结果.并据此控制高炮群同时向若干个可能的目标未来点进行射击.建立了多模射击毁歼概率计算公式.通过与传统的单模射击体制进行效能对比分析验证了多模射击体制的有效性.最后对基于多模射击的火力控制若干关键技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3.
武器目标分配问题是一个典型的限制组合优化问题,旨在得到在整个防御阶段中针对目标函数的最优武器分配方案。分配算法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针对传统静态分配模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窗的准动态武器目标分配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拦截概率、拦截时间和武器耗费多个优化指标,并将该算法推广至多类防空武器的优化分配中。通过大量实验验证,该算法在性能、时间复杂度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并且能较好地适应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分配方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4.
对雷达探测来说,如何有效地增强真实目标回波信号、提高信噪比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降噪方法如平滑滤波、傅立叶降噪很难有效地降低与目标频谱相重叠的噪声。空域相关滤波算法是小波滤波算法中的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该算法是利用真实信号与噪声在尺度间的不同表现来实现的,能够在保留信号细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噪声。仿真表明,该算法在雷达回波的降噪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噪声。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决拦截器导引头采用侧窗制导的问题,给出了拦截器的轨道拦截运动方程.针对需要保持侧窗视线角稳定的要求,根据以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为变量的状态方程,采用了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制导律,并根据拦截器轨控发动机和拦截器运动学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较好的拦截效果,验证了制导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6.
大气层高层作战的动能拦截器多采用侧窗探测的结构布局,侧窗定向方位对其拦截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但定向方位的选择却受诸多因素制约.在一定理想化假设的基础上,研究了末段交战过程中视线转率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侧窗定向产生的攻角对拦截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只考虑气动力影响下的最佳定向方位;然后综合考虑气动力、轨控系统、姿控系统的影响,给出了不同作战高度下侧窗定向方位的选择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能够满足侧窗探测的要求,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一次定向即可完成拦截.  相似文献   
77.
国外加紧研究临近空间飞行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云 《国防》2007,(5):69-73
临近空间--通常是指距地面20~100千米的空域,其下面(20千米以下)是传统航空器的运行空域,其上面(100千米以上)是航天器的运行空域.  相似文献   
78.
应用离散粒子群-郭涛算法分配多无人机协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以往考虑时间窗约束的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问题模型不能反映在有效时间窗内,任务执行时间对任务收益的影响及求解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建立了将任务收益和任务执行时间直接联系起来的任务分配模型和可行解到粒子整数编码方式的映射,设计了混合离散粒子群-郭涛算法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策略。借助粒子群算法利用粒子自身信息和种群有用信息指导种群进化的本质特点,优化郭涛算法的适应性序列倒置操作;设计了可变的学习选择概率来选择个体的学习粒子,改进了序列倒置算子。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处理复杂任务分配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针对军航空域使用效能评估的问题,以某军航机场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军航特殊的运行体系和空域使用需求,考虑参训要素对空域使用的影响,建立了包含任务、装备、指控、保障等4个因素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托群决策赋权法综合确定各专家权重,并结合TOPSIS方法对军航空域使用效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此法能够充分结合军航特点,为军航空域使用效能评估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0.
针对进攻作战中预警机与己方干扰机协同空域配置问题,以预警机与干扰机在确保各自安全和有效遂行空中目标感知、远距离支援干扰作战任务为前提,构建基于两者存在电磁互扰时的预警机空域配置决策模型、干扰机空域配置决策模型、目标角度估算模型和协同空域配置优化决策模型,并提出一种协同效能评估模型,结合算法流程,针对进攻角、干扰机垂直方向因数,对预警机与干扰机协同空域配置的位置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得出预警机和干扰机在协同作战时最优的空域配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