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如何建立鱼雷武器系统的效能(Effectiveness)评价模型,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给出这个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其工程用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小波分析的历史、理论及快速算法,并根据作者的研究,提出了小波分析理论可望在鱼雷精确制导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得到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当目标运动要素误差较大时,可组织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阐述了尾流自导鱼雷平行航向齐射组织方法及数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仿真分析了目标速度、目标航向和目标距离存在大误差时,至少1条鱼雷捕获目标尾流概率随鱼雷间隔的变化规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鱼雷间隔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4.
空投水雷入水及水下弹道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雷空投可以增加布雷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针对空投水雷入水及水下弹道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六自由度的水雷水下弹道数学模型和水雷入水击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实例对水雷的水下弹道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水雷弹道稳定,证明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空投水雷水下弹道仿真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一滴油漆粘死"生命之门"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 T 级潜艇"西提斯"号首次出航,前往利物浦湾进行最后潜航试验。由于潜艇大量进水,最终意外失事沉入海底,艇上103人中99人遇难,仅有4人生还。时隔68年后,英国国家档案馆最近解密一份写于1956年的调  相似文献   
6.
鱼雷声引信抗干扰性能是鱼雷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指标。根据目标舰艇和海面回波的不同相位特性,提出采用相位判别的方法与相位编码信号以及脉冲压缩技术来识别目标的方法,给出了用于反舰声引信信号处理框图,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了文中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提到“潜艇”这种装备时,相信绝大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情景是一枚枚鱼雷从隐蔽在海水深处的这种无声黑色装备里发射出来,快速击中目标,目标受到鱼雷重创,逃遁或沉没。这一印象深深地定格在大家的头脑中,因此,许多人都会认为鱼雷是潜艇的利器。这种认识在这个导弹日显威力的时代并不奇怪,因为就连有些国家的海军也认为在潜艇上装备反舰或反潜导弹并不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防务快讯     
法国意大利联合组建重量级水下武器系统公司2007年11月30日,法国 DCN 公司、泰利斯公司和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联合宣布,将合并三个公司的水下武器系统业务,即 DCN 公司的水下武器业务部,芬梅卡尼卡公司的白头阿莱尼亚系统分部及泰利斯公司的水下系统部。三方在法国尼斯签署了关于合并的首脑协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世界鱼雷发展正进入一个不温不火的境地。这因为,各鱼雷研产国的鱼雷性能已达到相当水平,仅需在软、硬件方面有针对性地稍加升级改装,就可绰绰有余地对付上世纪80-90年代,甚至是本世纪初期建造的水面舰船、常规潜艇乃至核动力潜艇。  相似文献   
10.
大型电动力鱼雷动力电池管外激活发射对初始弹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型电动力鱼雷初始弹道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 ,表明仿真基本反映了实际情况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大型电动力鱼雷一次动力电池不同激活时间的管外激活发射初始弹道的仿真 ,证明了将现用设定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并提高动力电池性能 ,实现动力电池管外激活发射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