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通过对舰船尾流和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机制的研究,讨论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择的依据和方法,分析原有模型的不足,建立了新的尾流自导鱼雷攻击解算模型.新模型修正了原有模型因简化和近似而造成的误差,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并首次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解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42.
分析了美国MK46-5型鱼雷的发射弹道,建立了迭代法求解模型,将鱼雷入水后的弹道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综合考虑了该鱼雷发射后的各种误差,采用迭代的方法求解其转角,进而求解出一次搜索主航向、自导开机距离及直航搜索距离等射击诸元,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射击参数的解算不仅提高了精确度,而且易于系统工程上实现.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其作战作用问题打下了基础,对提高水面舰艇反潜防御能力和生存概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3.
针对某型热动力鱼雷减速增程改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鱼雷的燃料各组分供应比例与航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减速后获得较大航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4.
在简要介绍鱼雷水下精确制导技术特性及其对抗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潜用对抗技术的现状,目前具备综合目标模拟和智能对抗能力的自航式诱饵诱骗技术已初步形成"远近结合、软硬杀伤、声磁兼备"的技术格局,未来还将实现"水下水面"通用,经典型组合对抗技术试验验证,其技术成熟、可靠。最后还对对抗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5.
为解决飞航式助飞鱼雷指令修正时机的选择问题,介绍了其对潜攻击过程及射击方法,分析了选择指令修正时机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飞航式助飞鱼雷作战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指令修正时机的确定原则。提高了飞航式助飞鱼雷的攻潜能力,为制定与优化指令修正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6.
为了有效构建空投缓冲系统效能评估体系,研究建立了不同缓冲系统通用效能评估模型。模型综合分析缓冲系统作战能力与保障能力,建立了空投缓冲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效能评估ADC模型与AHP方法,结合指标能力量化准则实现对缓冲系统效能的定量评定。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缓冲系统的发展论证与使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7.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1,(6):78-81
美俄完成冷战时期签署的削减核武器计划;美国亚洲新战略报告出笼;美国防部长提出加强空间军事力量方案;美空军研究未来的弹道导弹技术;美国“民兵-3”导弹已经更换了新的制导系统;“全球鹰”首飞太平洋;俄罗斯开始批量生产反鱼雷导弹系统;俄罗斯海军“猎豹”核潜艇将于6月试航;俄罗斯太空轨道不再拥有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348.
肖军  杨子明 《当代海军》2001,(12):18-19
身怀绝技反潜鱼雷之所以能够“降得住”潜艇,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拿手本领。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水下工作特性。由于潜艇的作战深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甚至在更深的海域活动,所以反潜鱼雷必须能在潜艇的航行深度内跟踪并攻击潜艇,并且不能影响自身的航行性  相似文献   
349.
1900年,“霍兰”号潜艇下水。它长约15米,装有45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机,水面速度为7海里/小时,续航1000海里,水下速度为5海里/小时,续航50海里。该潜艇共有艇员5人.水上航行平稳,水下能发射鱼雷,下潜上浮迅速,机动灵活.具有一般水面舰艇无可比拟的作战优势.但是,由于传统的“大舰巨炮”主义思想正主宰美国海军界,美海军高层机构对此可以说是“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350.
冷战结束以后,美海军对其海上战略进行了重大凋整,将主要作战方式由在远洋作战转变为从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主战场由远洋转变为沿海地带,这对美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所使用的反潜装备必须要能够在浅水及沿海区域环境噪声强烈、声学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地对付新一代“安静”型潜艇。为此,近几年来,美海军十分重视发展先进的反潜战装备,并力争在21世纪保持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