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41.
三关节机器人广泛用于工业生产、轮式或履带式排爆机器人,为了补偿由于机器人结构参数、作业环境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解为名义模型和误差模型两部分,其误差模型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补偿,得到其估计信息,神经网络的输出权值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自适应算法进行调整。所设计的神经网络补偿自适应控制器解决了不确定性机器人动力学系统控制器设计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通过定义Lyapunov函数,证明了控制器能渐近、稳定地跟踪期望轨迹。机器人的3个关节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约在5 s时达到期望轨迹,神经网络约在5 s时逼近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误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了机器人关节对期望轨迹具有良好的轨迹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342.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装备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军存在着装备保障力量层次分布不合理、装备保障力量编配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从战略、战役、战术的总体角度出发,分析了装备保障力量构成要素的总体因果关系,并在Vensim中对装备保障力量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43.
给出了无尾舵布局超空泡航行体在纵垂面内的受力分析及运动方程,建立了变深度机动最优轨迹问题的数学模型。针对空泡扩张与收缩带来的延时效应,提出改进的延时型高斯伪谱法,利用所有高斯节点的运动状态插值获得整个运动过程的状态量,由此得到各个时刻的实时超空泡航行微分方程。通过计算各节点处运动方程约束,对其变深度机动轨迹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相应的优化弹道结果及控制策略。对给定布局方案的超空泡航行体下潜机动最优弹道问题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空化器偏转控制策略,无尾舵布局超空泡航行体可满足运动稳定性与机动性要求,所提出的延时型高斯伪谱法能够处理超空泡航行弹道优化中的延时效应,具有较好的快速收敛性。  相似文献   
344.
用机构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一种导弹折叠翼展开的动力学问题,详细介绍了运动微分方程的解法,并将计算结果曲线与刚体动力学计算曲线、试验测得的曲线进行比较和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348.
当前自行火炮底盘与火力系统匹配仅考虑发射时车体振动对炮口扰动的影响,没有考虑其对车载设备、连续射击等造成的影响。同时相关匹配都是在最大射程角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射角的变化对匹配结果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综合考虑发射振动对炮口扰动、车载设备和连续射击等造成的影响基础上,重新建立自行火炮底盘与火力系统的匹配指标。为了兼顾射角的变化对匹配结果的影响,根据自行火炮发射时的振动特点,将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分解为3个不同方向的简化振动模型。同时针对每个模型建立上述匹配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对其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根据3个简化模型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匹配策略。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匹配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9.
为解决陆基阻拦质量车试验中因场地条件限制而无法在质量车上安装尾钩进行挂索的问题,首先在质量车前端设计三角形的车头,边沿为向内凹陷的索槽,进行撞索并防止阻拦过程中绳索脱落;然后,对车头索槽结构进行了建模,对索槽撞索条件下的绳索运动和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准确预测到了质量车阻拦;最后,对仿真的过载和绳索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阻拦中各部件以及阻拦效果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飞机阻拦建模仿真能否有效预测实际情况提供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350.
针对复合材料夹层板结构,综合开展芯材材料阻尼特性动力学热分析(DMTA)试验、表层玻璃钢和芯材试件阻尼衰减特性研究,通过夹层板结构的模态激振试验得到结构的模态阻尼比。从结构动力学方程出发探讨了影响多自由度系统结构传递导纳的相关参量,试验对比分析了钢质板和复合材料夹层板两型结构的传递导纳特性,并研究了激振点与响应点间距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传递导纳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尺寸和边界条件相同时,影响结构传递导纳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阻尼。试验还得到了复合材料夹层板较钢质板的基频提高值和传递导纳降低均值,该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