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892.
893.
为了研究空间系绳系统展开过程中末端星的姿态运动,采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展开及末端星角运动的数学模型,分析展开阶段末端星的姿态动力学特性。建模时将系绳末端连接的母星与子星视为尺寸不可忽略的刚体,且母星质量远大于子星质量,系绳视为有质量的刚性杆。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分析系绳系统的展开过程,研究影响末端星姿态运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姿态角初始扰动以及末端星动/静不对称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绳展开时末端星姿态角初始扰动及动静不对称性可能会导致姿态角失稳,出现系绳缠绕星体的情况。仿真结果可以为展开阶段末端星姿态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4.
无衍射艾里光束的横向自加速特性使得光束在自由空间沿弯曲路径进行传输成为可能。利用一维傍轴波动方程对新型无衍射艾里光束的横向自加速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当入射波长一定时,艾里光束的横向加速度大小与传播距离呈正比关系,而与任意横向尺度的大小呈反比关系。同时,利用波印廷矢量对艾里光束横向自加速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通用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对二维艾里光束的产生和横向自加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95.
针对技术风险难以直接度量、模型参数设定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利用技术成熟度的规范化方法评估系统组成的技术实现条件和难度;通过矩阵化的系统描述及关联关系推理,建立各分系统技术成熟度与系统过程模型动态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采用系统过程建模仿真的间接方法,计算进度或费用超出可承受范围的不确定性,用以评估复杂系统研制的技术风险。通过多分辨率建模方法提高系统分析粒度,使该方法具有随系统演化过程对技术风险评估保持更新和分析粒度提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6.
空间飞网地面碰撞试验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空间飞网地面碰撞试验系统,并将碰撞试验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碰撞过程中的碰撞力和绳段内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这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飞网碰撞目标后产生的约束张力有利于收拢包裹目标;飞网的柔性特征可有效缓解碰撞效应,但碰撞区域绳段易产生断裂破坏。  相似文献   
897.
对复数系在Banach空间Ha^p(P≥1)中的完备性给出了充要条件,其中Ha^p为上半平面C^+={z:lmz〉0}中的加权Hardy空间。  相似文献   
898.
郑国梁 《国防》2010,(7):29-31
一、临近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临近空间(Near Space),通常是指离地面20~100km的高空。这一区间包含大气平流层区域(距地面18~55km的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距地面55~85km的空域)、部分增温层区域(距地面85~800km的空域),其绝大部分为均质大气(90km以下大气)。  相似文献   
899.
张涛 《中国民兵》2010,(6):21-21
“使命要记牢,信念不动摇,职责履行好。习武很重要。我市即将进入自然灾害多发期,希望你认真履职,积极参训,随时做好应急抢险准备”,这是湖南省邵阳军分区日前给全市专武干部和民兵发送的一条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900.
以军事应用为背景,首先分析了浮空器的预警特点,接着比较分析了浮空器平台在反导预警中应用的优势,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其预警优势;最后给出了浮空器在反导预警中的关键技术,并指出浮空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