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21世纪,世界各国争夺“制天权”的斗争将更为激烈。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了谋求对外层空间的绝对控制,近年来—直在大力发展其反卫星武器系统,而中小航天弱国为了遏制大国控制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也会积极发展反卫星武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形色色的反卫星武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外层空间对抗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172.
王涛 《现代军事》2008,(3):28-33
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一直是各自国’家安全政策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的结束使核力量的重要性被重新定义.近年来,信息战的出现、美国超级军事强国地位的奠定以及北约东扩挤压俄战略空间等一系列因素再次为俄核力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政治和军事大背景。在亚洲,核扩散已经改变了地区乃至全球安全环境,并对现行军控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3.
早在2006年11月,美空军就表示,要在原有第8军的基础上,组建专门的网络司令部。2007年9月,美空军正式宣布成立网络空间司令部(临时),并确立了实现网络空间司令部“2008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009年实现完全作战能力”的目标。2008年3月3日,美空军发布了《空军网络司令部战略构想》(AIR FORCE CYBER COMMAND STRATEGIC VISION,以下简称《构想》),明确了网络空间的范畴和作战特点,以及美空军网络空间司令部在网络空间的作战能力构想,显示了其在争夺制空权、制天权之外,进一步实现在网络空间主宰权的野心。《构想》的发布,必将对美空军网络空间能力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4.
首次引用一种迭代算法,用来构造Hilbert空间中次连续拟非扩张映像的不动点;使用新的算法证明了一个强收敛定理,其优点是不要求映像具有次闭性质。  相似文献   
175.
王之娇 《国防科技》2008,29(6):33-36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利益已经延伸到了电磁空间。维护国家电磁空间安全,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中提炼出国家电磁空间安全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并针对其安全特性探讨了实现我国电磁空间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6.
文中基于空间填充曲线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带馈电产生宽带圆极化特性的缝隙天线,通过对这种缝隙天线分形进行分析仿真可以得出,该天线不仅可以减小天线尺寸而且具有良好的宽带圆极化特性,驻波比小于2的阻抗带宽达到81%(2.22 GHz~5.25 GHz),轴比小于0.2 dB的轴比带宽达到了80%(2.22 GHz~5.18 GHz)。最后文中通过增加背腔结构使天线实现单向辐射并提高了辐射增益。  相似文献   
177.
利用α-β跟踪滤波器的状态空间方程和离散传递函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将位置和速度的滤波及预报估计问题,转化为Z域内讨论根轨迹中零极点的分布问题,对目标平衡跟踪时滤波和估计参数变化规律给予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8.
179.
下面两篇文章将谈及相互关联的问题:美国的空间系统已经成为其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它将如何防范来自敌方的威胁?一旦遭到打击或有紧急需求,它将如何做出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180.
空间天气灾害—人类的无形敌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已进入倒计时。双星将陆续上天,在中国卫星从未到达过的高轨道分别绕两极和赤道运行,探测人类历史上从未探测过的空间区域。双星将与欧洲空间局已经发射升空的“星簇计划2”的4颗卫星紧密配合,在从太阳到地球的空间中形成纵深分布、进行六点立体探测,探究空间天气灾害之谜。“空间天气”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