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LS—DYNA软件分析弹体攻角和目标运动对穿甲过程中装药安定性、弹体剩余速度及弹头姿态的影响。在穿甲过程中,弹体速度为300m/s,攻角分别为0°,10°和20°,弹体和目标板选择了考虑应变、应变率和温度效应的Johnson—cook材料模型。结果表明:随攻角的增大,装药局部受力显著增大,弹体剩余速度下降,弹头发生偏转;目标运动使穿甲能力减弱,但目标运动会使装药受到的外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不同型号坦克炮的主要性能指标入手,应用BP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探索其火力威力评价的问题.建立了坦克炮火力威力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原始评价指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并构造了3组训练样本,利用MATLAB6.5中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对评价指标和样本进行训练、仿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指标与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评价坦克炮火力威力简便可靠,客观性强;研究结果可为坦克炮的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提到“潜艇”这种装备时,相信绝大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情景是一枚枚鱼雷从隐蔽在海水深处的这种无声黑色装备里发射出来,快速击中目标,目标受到鱼雷重创,逃遁或沉没。这一印象深深地定格在大家的头脑中,因此,许多人都会认为鱼雷是潜艇的利器。这种认识在这个导弹日显威力的时代并不奇怪,因为就连有些国家的海军也认为在潜艇上装备反舰或反潜导弹并不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雷达网威力仿真中的复杂区域图形处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际阵地环境下的雷达网复杂探测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雷达单元平面探测复杂区域填充的"橡皮擦"算法,雷达网平面探测区域面积计算、边界提取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可广泛应用于雷达网威力仿真及其他相关领域中.  相似文献   
15.
何鸣 《军事史林》2008,(2):50-56
1945年,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它的超强威力半个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得到了令人骇然的验证。美国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掌握这种复杂的核裂变技术,可以使美国的核垄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高枕无忧地保持下去,其他强国在这一领域尚难望其项背。在这种认识下,对于再花巨资搞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超级炸弹的主张,便被视为是不必要的浪费了。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某型坦克炮所配备的制式常规弹药在高原的适应性试验情况,分析了该型坦克炮作战使用的主要弹种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在高海拔条件下的外弹道状态,将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对该型坦克炮配备的穿甲弹和杀伤爆破弹在高海拔条件下的打击效能加以分析和评估,为其在高原环境下作战和使用的打击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威力范围是衡量雷达性能和优化雷达网布站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单雷达威力范围定义出发,论文给出了雷达网威力范围的新定义,深刻揭示了威力范围与融合检测概率的理论联系,建立了基于融合检测概率的雷达网威力范围计算模型。最后的仿真实例表明:相比区域求并的一般方法而言,文中方法更加科学严谨,计算也不复杂。论文成果对于雷达网作战能力分析和布站优化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弹道导弹突防中的雷达对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弹道导弹以其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成为战场上实施空袭与威慑的主要力量。但是现在,随着导弹防御力量的增强,一旦弹道导弹的距离、方位和仰角数据被获取,防御系统会立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迅速对导弹进行定轨,预测弹道导弹的落点,确定被攻击目标的威胁等级,根据威胁等级就可以立即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因此,在现代导弹战中,弹道导弹如何有效地突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弹道冲击下层合板破坏模式及抗弹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舰用轻型复合装甲研究为背景,针对不同纤维增强种类(包括玻纤织物 C400、C200、SW220 和芳纶纤维织物T750)以及不同面密度层合板结构,在6.2 g刚性微曲面柱形弹弹道冲击下的防护能力展开实验研究,着重讨论了层合板结构弹道冲击下破坏模式、弹体初始侵彻速度及面密度与抗弹能力和抗弹效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破坏模式体现了不同的吸能特性和纤维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