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立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规律和趋势,新世纪新阶段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完备武器装备供给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敏捷反应能力,加强多样化先进平台建设,完善现代军工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2.
我生于1936年,1956年从兵器工业重庆二一四技校毕业分入云南昆明三五六厂工作,1959年提升为党委办公室干事,1965年任装配车间副主任,1968年任主任,1969年经昆明军区党委批准为三五六厂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兼任三五六厂生产指挥组组长,1970年成立党委,任党委常委分管生产行政的全面工作,1994年退休。  相似文献   
63.
刘孟合 《国防》2010,(2):30-33
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使命。胡主席明确指出: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放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中加以筹划和实施。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4.
王鹏飞 《国防》2010,(1):46-49
2009年,我军四大军区共同组织的“跨越-2009”系列演习,是我军训练史上兵力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实战化要求最严,且持续时间长、机动距离远、协调保障难度较大的创新性演训活动。以跨区实兵演习为契机,深入研究部队远程快速机动道路交通保障问题,摸索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措施,对于加强交通战备现代化建设,提高军事交通运输核心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林怀忠  雷霖 《国防》2010,(7):26-26
驻广州市荔湾区的陆、海、空部队及武警部队官兵,"视人民为亲人、把荔湾当故乡",与驻地人民同甘共苦,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在建设现代化荔湾中发挥突击作用,赢得了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66.
抗美援朝战争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次”:第一场现代化战争、第一次出国作战,第一次与美军作战,空军第一次参加作战,第一次多军兵种参加作战,第一次陆空协同作战,阵地战第一次上升到战略主导地位,第一次实现在统一指挥下与外军联合作战,第一次实行轮番作战和轮换作战,后勤保障观念第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等。  相似文献   
6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首次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受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委托,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就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作了说明。现行预备役军官法自1996年正式施行以来,对于贯彻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建立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从许光达建设装甲兵的基本出发点——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装甲兵,核心观念——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重要途径——开展战法研究是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途径,关键环节——干部队伍建设是装甲兵全面建设的关键四个方面,对许光达装甲兵建设思想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9.
邱林  杨睿  戴强 《国防》2010,(1):11-14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既是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举措,又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推进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0.
宋江丽 《军事史林》2010,(10):36-39
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前,曾进行了一段颇为曲折的谈判。在你来我往的谈判过程中,双方本着合作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开活动,以向世人证实国共实施第二次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在这些活动中,较有名的就是1937年4月的国共同祭黄帝陵和同年5月国民党派中央考察团赴延安等中共控制的地区考察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在当时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