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舰载雷达目标发现概率的几种模拟计算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舰载雷达目标发现概率的模拟估算是舰船作战效能模拟评估的重要指标估算之一 .文中提出了舰载雷达目标发现概率的 5种模拟模型 ,并分析和比较了 5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2.
一种调节阀式气体炮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气体炮各调整参数对其模拟性能的影响 ,笔者利用气体动力学相似理论的有关知识对双活塞调节阀式气体炮进行了数学建模与分析 ,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的思想进行计算 ,并利用MATLAB语言对其进行编程 ,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计算程序 ,得出模拟弹丸的加速度—时间模拟曲线。在对模拟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了气体炮各调整参数对弹丸加速度—时间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战斗实验室——美军检验训练效果的重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军为了从以往的作战行动中汲取教训,找到薄弱环节,检验和评估新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和手段,寻求增强联合部队的杀伤力、生存力和行动速度的途径,确定部队训练、人员培训、编制体制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需求,建立了六大战斗实验室,即“早期进入时的杀伤力与生存力战斗实验室”、“战斗指挥战斗实验室”、  相似文献   
94.
隐身伪装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是指通过减少目标雷达、红外线、光电、声响等暴露征候,使目标在战场不被探测的一种伪装技术。隐身技术的出现为目标的隐真伪装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与示假伪装相比,隐身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目标的生存,因为示假虽然能提高战场目标的生存能力,但不能保证真目标不连同假目标一起被摧毁。而对于关键目标(武器装备、工事等),敌不惜武力进行摧毁下,这时,隐身伪装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5.
在总路以往土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oit固结理论的强夯法加固和饱和软粘土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且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模拟中对重要参数压缩模量和渗透系数进行动态追踪,且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及孔隙水的紊流特性,定性结果合理,为强夯法加固饱和软粘土的数值模拟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针对挖掘回收和销毁日本遗弃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发生毒剂泄或毒剂弹殉爆,评估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建立了CDM模式,应用桑建国等建立的北京大学大气环境模式(PUMA)得出气象场驱动CDM模式,模拟出浓度场和各种剂量场。CDM模式的建立是大气散模式新的发展。拓宽了大气扩散模式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提高含硼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内硼颗粒的燃烧效率,采用颗粒轨道模型进行了补燃室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其中硼颗粒的点火和燃烧模型采用的是King模型,建立了发动机补燃室内简单反应流模型,在该模型下研究了进气道的位置对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直连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后进气道角度为60°时的燃烧效率比90°时高.  相似文献   
98.
以冲压增程弹为应用背景进行了进气道设计.结合增程弹的特点,讨论了轴对称进气道中心锥参数、喉道参数、外罩参数的选择.特别对进气道唇口处参数、扩张段角度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单锥混压式、单锥外压式以及双锥混压式三种进气道,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主要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就增程弹的性能要求而言,双锥混压式进气道的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99.
目前微小卫星正在积极地发展中,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其推进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将PPT成功地运用于空间,需对其羽流进行研究.将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与一维MHD放电模型相结合,一体化模拟NASA Glenn PPT羽流,对不同出口偏转角的羽流场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引入出口速度的偏转角提高了模型的羽流扩散能力,羽流的扩散角是影响羽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三角翼上涡流运动随攻角的变化规律.计算取层流假设,研究了攻角在5°~30°,76°/40°后掠双三角翼绕流的流场结构随攻角的变化,并对双三角翼上涡破裂现象对流场结构及气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三角翼上的多涡结构存在强烈的相互影响,较大的攻角会导致涡破裂在翼面上发生,严重影响了双三角翼的气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