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21.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转型,作战双方攻心夺志更加激烈,各国军队为打赢未来战争,不断强化战斗精神培育。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军队都把战斗精神培育作为一项长期而永无止境的艰巨任务。举世闻名的我军战斗精神,来自于我军80多年长期培育,来自于一次次战争实践锤炼,来自于无数先烈浴血奋战。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着眼有效履行多样化任务这个使命,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十性”进行系统培育,努力打造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22.
《政工学刊》2009,(7):16-17
海军91278部队党委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注重把握精髓理清工作思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坚持运用“检讨式”工作方法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相似文献   
23.
惠泰铭 《政工学刊》2009,(10):13-14
一、积极营造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环境。军营文化是浸润官兵思想、塑造官兵精神的沃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离不开先进军营文化的熏陶滋养。必须着眼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发挥军营文化熏陶、凝聚、激励、德育功能,促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相似文献   
24.
10月31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驾鹤西归。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贡献,却写入永恒。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与“让”。  相似文献   
25.
讲究科学,遵循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要提高战斗力水平,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盯薄弱环节做工作,在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下功夫。解决好“中心工作不居中”的问题。当前一些单位,中心工作摆不到位,替代中心、影响中心、冲击中心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相似文献   
26.
《国防科技工业》2009,(8):F0004-F0004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将举行新中国建国以来第14次盛大阅兵仪式。2009阅兵是展现国威军威,全面展示军工实力和形象,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难得机遇。为此,本刊将于10月出版《2009国庆阅兵特辑》。  相似文献   
27.
在美国,宗教不仅是凝聚军心的灵魂,而且是密切军民关系的纽带。因此,宗教在美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1775年6月,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时,就确定了“随军牧师20美元”的薪酬,并由此形成了随军牧师制度。  相似文献   
28.
新形势下的战斗精神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应向打赢信息化战争为中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深化拓展,以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在教育内容上,应向构建基础扎实、内涵充实的系统教育深化拓展,以实现内涵式发展;在教育方式上,应向注重日常养成的渗透教育深化拓展,以突出教育的持久效果;在教育特色上,应向反映本部队特点的特质教育深化拓展,以培反映人民军队本质和本部队特色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29.
培育军官职业精神是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的内在要求.要准确把握我军军官职业精神的基本特点.确立培育军官职业精神的内容、方法、评价和督导体系.  相似文献   
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帝列强频繁入侵西藏,致使西藏出现了严重危机。西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主权完整,毅然拿起武器同侵略者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殊死搏斗,延续对维护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