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既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用,又重视战斗精神培育,取得了空战的胜利。他们在培育战斗精神中的“五个结合”,即:把思想教育与技术准备、继承传统与空战实践、单独作战与协同作战、学习苏军与军事民主、立功运动与服务保证结合起来的经验,对当前我军战斗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2.
增强战斗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以加强我军根本职能和军人职业道德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增强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为重点、以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关键,并积极探索平时培育战斗精神的长效机制,解决官兵思想认识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943.
从广义上讲,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态和表现出的活力。引申之,战斗精神则是指作战集团或战斗单元在执行作战、训练及其他任务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是政治觉悟、情感、意志、能力等浓缩升华并外化而成的一种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44.
结合胡锦涛主席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指示.联系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党员之间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5.
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在全军深入开展培育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打仗,怎样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引导官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是直接关系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紧密结合部队建设和官兵思想实际,分析制约官兵战斗精神的因素,才能使培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认为,新形势下战斗精神培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46.
驻守在吉林省长白山麓、鸭绿江畔的白山军分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积极参加和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示精神,在千里边防线上组织所属部队和民兵开展以“生活上扶贫、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部队官兵把边疆当故乡,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拥政爱民之歌.  相似文献   
947.
《东北后备军》2005,(6):16-17
战斗精神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民兵战斗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军事斗争准备的进程和水平,关系到未来作战的胜负。努力培育和砥砺民兵的战斗精神,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民兵政治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48.
征兵工作     
《东北后备军》2005,(12):14-15
黑龙江省——出台鼓励适龄青年参军新政策,克东县人武部——兵役法规宣传重实效,农垦大兴农场——出台优抚安置新政策,农垦建三江分局人武部——用“北大荒精神”教育适龄青年  相似文献   
949.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提高兵团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兵团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屯垦戍边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广大职工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50.
颜建新 《兵团建设》2005,(12):6-6,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并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六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学习全会精神,笔者深感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符合国情、深得民心、意义深远。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目标要求都很重要,但我以为其中公平正义这一条最为核心,公平正义似一根红线,贯穿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把其他几个目标紧紧连接起来,构成一幅壮美的图画。公平正义犹如和谐社会这座大厦的基石和支柱,失去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和谐社会的大厦也难以耸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