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玉龙 《国防》2008,(8):49-49
国防和军队建设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要积极调整思路,把国防动员建设引向融合发展之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体系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国防动员建设持续获得丰富资源和强大后劲。  相似文献   
62.
刘沈扬 《国防》2008,(9):11-14
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科学筹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反映了全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  相似文献   
63.
刘华建 《国防》2008,(9):18-19
党的十七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确立了新的发展方针。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64.
陈长寿 《国防》2008,(10):27-2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国防和军队建设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对后备力量的职能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军事斗争准备长期复杂和多种安全威胁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必须把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作为当前后备力量建设的紧迫任务、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5.
叶友才 《国防》2008,(11):25-26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开启了军队军事能力建设的新领域,指明了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方向,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省军  相似文献   
66.
赵洪祝 《国防》2008,(11):28-30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加强民营企业的武装工作,充分利用民营经济中蕴藏的丰富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无疑是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方面.前不久,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召开会议,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营企业武装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栏目特刊登他们的研究成果,供各地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67.
段祥军 《国防》2008,(10):56-5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重点队伍,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与之相适应,必须积极谋求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体系化建设,牵引国家武装力量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一)建立体系化组织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大力加强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部队唱主角。高度重视海军空军等高技术密集型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后备力量与常备力量整体遂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
刘巨魁 《国防》2008,(11):59-60
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军队要努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既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对征兵  相似文献   
69.
在今年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应急行动中,民兵预备役人员第一时间投入、最后一批撤离,是抢险救灾中一支反应最快、使用时间最长的应急抢险力量。实践证明,在应对日益凸显的遂行多样化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民兵预备役并非“后备后用”,而是“后备先行”,切实提高民兵快速动员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70.
王法安 《国防》2008,(1):11-16
本文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富国和强军统一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强军工程和构建强军的国家支持体系,对于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富国强军之路,如何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以军队职能拓展带动军队建设转型、以建设转型推进功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拟分三期连载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