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栋 《国防》2011,(6):46
驻渝某预备役高炮团坚持把读书育人、创建"学习型军营,争当学习型军人"作为长期任务来抓,多措并举开展读书育人活动,强化育人观念、浓厚育人氛围,实现了团队建设与官兵成长进步相互促进。该团党委"一班人"提出了要"把学习当作工作做,把工作当作学问做"的具体要求,形成了党委帮抓学、干部带头学、官兵自觉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派遣军官是指部队派出的专门担负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的现役行政或专业技术军官,是学生军训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军训工作质量。因此,我们要努力在提高派遣军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为促进学生军训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胡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时代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入总结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学习贯彻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是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省军区系统各级党委要在前一阶段学习贯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部署安排,总政通知要求和军区党委下发的《关于学习贯彻胡主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们对某基地62个"蓝网"安装点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蓝网"的使用为偏远地区和舰艇部队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空间,创造了便利条件,有效促进了官兵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在  相似文献   
15.
一、融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立足于英语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三义"、"五爱"的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美学内容,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17.
人武干部的政治信仰、奉献精神、能力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好坏对展示军人形象、维护军队声誉至关重要。笔者感到,抓好人武干部建设,应大力弘扬“四种精神”。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这是对全党全军提出的政治要求。特别是“作风上始终务实”.更是对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推进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思维、工作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改变。信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军事院校教学与训练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快军事教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军事院校教育技术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实施新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他们已有的专业素质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在对兵团实施新课程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对师范院校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兵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