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根据威胁识别与贝叶斯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威胁识别方法.分析了使用贝叶斯网络进行威胁估计表示问题,提出了构建贝叶斯网络进行威胁估计的步骤.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演示了使用贝叶斯网络进行威胁识别的过程,实现了战场态势中蓝方机群对红方战术意图的提前预测.  相似文献   
742.
网格中资源发现机制是把资源提供者和资源请求者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分层分布式分群监控体系结构和现有资源发现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将集中式目录服务、资源路由表和移动代理三种机制相结合的网格资源发现机制.实验验证该机制在小范围内查找具有性能高效的特点,而在大范围内查找减少了资源发现代理的分发数量,降低了系统消息的负载,进而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743.
数据库中关联规则的并行/分布式采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并行/分布式采掘方法是数据库中关联规则发现技术的重要的研究方向,首先给出了关联规则的并行/分布式采掘的相关描述,针对关联规则并行/分布式采掘的基本思想,分析算法中可以改进效能的环节,提出生成更少候选集、局部剪枝、减少通讯量和优化扫描等提高性能和降低复杂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4.
自行高炮连的发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离散系统仿真的原理,采用面向事件的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建立相关仿真模型,在数字地图上模拟仿真了自行高炮连雷达在一定战术背景下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的全过程。选取雷达的平均发现距离和搜索时间为发现能力指标,评估了自行高炮发现目标的能力,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5.
本文讨论了在净室软件工程方法指导下开发的软件系统在统计测试无失效发生时,利用贝叶斯方法并结合软件结构特征,估计软件失效概率的多种处理方法,并用数值方法讨论了软件无失效测试终止的标准。  相似文献   
746.
基于雷达网探测概率的雷达作战指挥预案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单部雷达的探测概率分析入手,讨论了雷达网对其责任区域的探测概率的计算方法,并对雷达网责任区利用空间分割法进行分割,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程序的计算量和存储量。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在工程上实现的、较为简单可行的雷达指挥预案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747.
防化保障是高技术条件下合同作战保障的组成部分,防化保障中的核观测配系的建立是保障合成军队,在核条件下避免或减轻敌方核袭击损伤,顺利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措施.优化核观测配系是提高合同作战防化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防化作战自动化指挥辅助决策的重要内容.试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8.
介绍了高炮未来空域窗射击体制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弹丸散布中心配置方法——菱形分布法,给出了空域窗射击的毁歼概率公式,并以毁歼概率均值和均匀度为指标对该配置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菱形分布法提高了对目标的毁歼概率,适于配置未来空域窗的弹丸散布中心。  相似文献   
749.
军用无人机在执行伴随突防任务前应充分考虑威胁和性能约束条件规划飞行航路。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航路规划方法,在继承经典蚁群算法的基础上,首先引入目标威胁因素以修正转移可见性系数,积极影响蚁群转移概率,提升规划航路的整体安全性;再通过合理增加目标点及其周围固有信息素,有效缩小蚁群末段搜索空间,提高规划的时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转移可见性系数计算中的权重调整,可分别得出最优搜索结果,满足指挥员不同作战任务和要求下的航路需求。  相似文献   
750.
为了综合评定便携式无坐力炮在典型作战场景下对典型目标的作战效能,基于典型作战任务剖面和装备战术技术性能参数,建立了便携式无坐力炮多用途弹和杀伤弹的作战效能模型和兵组生存的概率模型;计算了便携式无坐力炮2种弹种在典型作战场景对典型目标的作战效能,确定了兵组完成典型作战任务的最佳携弹量、毁伤目标数、生存概率等作战使用数据。结果表明,2~3发多用途弹可较好地打击600 m内火力点或步兵战车,并且兵组生存效率为0.83;当400 m范围有2个作战目标时,兵组需要射击5发多用途弹。2发杀伤弹对600~1 100 m范围内单个有生力量的毁伤效率为0.7;5发杀伤弹可对1 500 m范围内2个有生力量实现有效毁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