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世纪回顾中央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有必要对长征初期历史存在的疑难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研究,还历史以本来面貌。对于中央红军出发时8.6万余人究竟何时减为3万余人?减少的究竟是哪些部队和人员?笔者近期查阅文献史料深入考证,提出基本见解,供党史军史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2.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不容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画卷和不朽丰碑,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最近有两位英国人———马普安和李爱德先生,在重走长征路后却声称:“‘长征’其实不到官方长期宣传里程的2/3,大约为3700英里(约6000公里)”(凤凰网:《两英国人重走长征路称“长征”只一万多里》)。这对于两位英国先生来说是一个“得意的收获”,因此,李爱德还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你要说二万五千里,也许就得把当时红军第二、第六、第四方面军所走的路程加在一起。”(《两…  相似文献   
43.
春节前,我们部队开展"机关向基层赠书"活动,我有幸得到政委精读并且做过笔记的《长征》一书。我如获至宝,认真捧读,心灵触角所及,总是震撼,读后不禁感慨——读王树增《长征》一书,心如长征。品读过程中,我内心起伏跌宕不断,身虽不在长征之路但心已随长征精神的恢弘向理想的永恒延伸。读书之初,我内心充满乐观的希望,因  相似文献   
44.
风雨沧桑,铸就辉煌。90年来,我们党开天辟地、一往无前,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英勇奋斗,在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历史舞台上谱写了雄伟壮丽的旷世交响。近日笔者再读《长征》,追忆了90载光辉岁月和我党的辉煌成就,它向世人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中国,只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才能不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45.
临汾地处山西中南部,位于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革命战争年代,又因红军东征、"临汾攻坚战"而名震华夏,更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深情薪火相传。如今,在这方红色热土上,军地携手、党政同心,高擎融合发展旗帜,打造国防文化城市品牌,"发展不忘国防、致富更兴武装"的滚滚春潮涌动在平阳大地—  相似文献   
46.
丁凡 《华北民兵》2011,(8):64-64
1935年9月7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豹子川。9月9日,部队进至永宁山,和陕甘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陕甘党组织的习仲勋、刘景范得悉这个消息后,立即报告了西北工委。红二十五军在永宁山稍作休整后,经过4天行军,9月15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至此,红二十五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转战,行程4000余里,沿途攻克3座县城,进行大小战斗10多次,打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终  相似文献   
47.
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主办了《光辉历程》文艺演出,隆重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和人民军工创建75周年,深切缅怀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和人民军工的光辉历程。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副主任陈求发、虞列贵。纪检组长郭炎炎。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主任栾恩杰、副主任于宗林、徐鹏航、张华祝、张维民、张广钦,国防科工委秘书长黄强、副秘书长胡亚枫、陈根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机关工委、国管局的有关领导及有关部委离退休干部局负责人,各军工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国防科技工业老红军代表、在京国防科技工业离退休老同志及在职工作人员共同观看了演出。  相似文献   
48.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是关系长征的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向湘西转移的决策。其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  相似文献   
49.
题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请看下面这一串统计数据:长征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华里,攻占过62个县,从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在红一方面军368天的征战中,有235个白天和18个夜晚是在行军中度过的,不行军时几乎都在打仗;全天作战的大规模战斗有15次,每天都有一次小的接触战斗,共作战380余次;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共八万六千余人,到达陕甘苏区后仅余七千人......几十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纪…  相似文献   
50.
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不是按地图一个省一个省的行程加起来的,因为当时形势恶劣,行军路线迂回曲折,经常改变,按地图标记来计算是算不出来的。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这个数字,是从日记中推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