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分析了多层圆柱形蓝宝石腔体谐振器为实现Bragg谐振模式需满足的尺寸条件。仿真并设计了单层腔体,利用teflon支撑件将蓝宝石固定在内部镀银的金属腔体内。其在9.7GHz频点实现了Bragg包含模式,Q值高于200 000。利用该谐振器作为带通滤波器构建了室温下的X波段振荡器。该振荡器还包括低噪放、滤波器和手动移相器。通过合理选择谐振器的插入损耗和调节移相器,该振荡器成功实现了稳定输出。测试结果表明,该振荡器具有低的相位噪声但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由于采用了极高Q值的蓝宝石谐振器,该振荡器可能成为目前最低相噪的X波段室温频率基准。  相似文献   
192.
依据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针对隐身飞机的发动机尾焰、尾喷口和飞机蒙皮三大主要辐射源,建立了隐身飞机的红外辐射模型,提出了基于温度场分布的飞机红外辐射计算方法,并对某型飞机的红外隐身效果进行了仿真。根据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得到经大气传输和目标与背景对比后探测器接收到的有效目标信息,仿真计算了探测距离随波长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对隐身飞机的设计以及红外制导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3.
一种空中红外多目标威胁度排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序列图像中获取空中目标信息的特点,选取了威胁度排序所需的指标参数,并确定了各自的威胁隶属度函数。通过分析传统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构建和权重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用于多目标威胁度排序。该方法运用模糊判断矩阵的形式进行一致性处理,从而简化了一致性调整,为快速排序打下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客观数据的变化进行修正各因素的权重,避免了排序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偏差。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主观因素干扰小,能真实反映目标的威胁程度,有利于辅助指挥员进行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94.
针对红外成像设备对天远距离观测中得到的小目标、强固定模式噪声这一类典型数据,提出基于显著性的红外图像强固定模式噪声抑制算法。对此类图像数据进行特性分析,指出图像中目标区域相对于背景固定模式噪声区域是显著的,利用显著性检测算法分离出图像中目标区域及背景,对不同区域分别采取不同处理,仅基于单幅图像信息实现强固定模式噪声的有效抑制。通过大量小目标、强固定模式噪声红外图像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准确提取出图像中目标区域,实现图像中强固定模式噪声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95.
红外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主要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对比特性。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大气透过率是研究红外辐射传输的重要参数,提取既定区域实际观测大气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并嵌入成熟、通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中,探讨了红外波段实际大气透过特性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用模型自带大气近似可能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实际大气廓线计算出的大气透过特性准确度基本吻合国际公认理论分析值,我国区域内的大气透过率的准确计算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大气,这对最大限度分析利用战场气象环境确保武器作战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6.
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空背景下受强杂波、噪声污染的红外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利用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多尺度特性,将要检测的图像分解到不同频率的多个尺度上,再采用形态学的背景估计和形态滤波技术,对分解后的子图像进行处理、小波重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较强地抑制云层、海浪以及海天线的强杂波背景和强噪声的干扰,可检测出信杂比(SCR)为2的目标,适用于舰载红外警戒系统。  相似文献   
197.
四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4):85-85
●4月01日 1958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电视红外观测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 ●4月03日 公元271年4月3日,我国西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逝世。直至明末,中国的地图绘制都遵循着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即地图的比例、方位、距离、地形、角度、曲直等绘制原则。裴秀所绘《禹贡地域图》18篇是当时最为完备而精详的分区地图,其所绘的《地形方文图》流传达数百年。  相似文献   
198.
在水面舰艇仅装备舰炮的时代,舰艇对于空中威胁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但自从水面舰艇装备了导弹之后,其防空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目前舰载防空导弹已具备了有效对付反舰导弹、远程攻击武器及飞机等各种空中威胁的能力。从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舰载防空导弹的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远程、短程及超短程等三种,从作战使用上来看,目前水面舰艇一般只能对付中程或短程空中威胁,对付远程目标时,需出动舰载机进行拦截。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非常重视提高舰艇的自身防御能力,相继推出一批“抢眼”的舰载导弹防御系统一、“西北风”Mistral舰载防…  相似文献   
199.
田武 《国防科技》2004,(1):86-87
遥感侦察名堂不少,有去伪存真的红外遥感、难逃慧眼的多光谱遥感、还有全天候的微波遥感......欲知遥感侦察的神通,不妨请看它们在战场上的各种用途。集群坦克隐蔽在密林里并披上了伪装网,虽然在一般的空中像片上是“销声匿迹”了,然而却在红外遥感图像上印下了清晰的影子;一艘在水下航行的潜艇,自以为躲过了空中侦察,却在红外遥感图像上留下了明显的踪迹……是什么魔力使红外遥感有此灵光?原来,红外遥感记录的是物体“热线”所形成的影像。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对红外线反射能力的不同,反映在图像上的色调也不一样。反射能力越大影像色调就越浅…  相似文献   
200.
摘要叙述了红外诱饵弹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的地位,介绍了红外诱饵系统的干扰机制和技术指标。针对红外诱饵的机载和舰载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红外诱饵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