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解放军生活》2014,(1):10-12
正2013年11月27日,华山脚下,本是初冬的这里,寒风已经吹得人透心凉,一股股地肆虐地硬往你的领口里灌,完全不顾我们这一行是新来的客人。华山从来不缺故事,也从来不缺英雄,我们来到这里不是寻访当年"华山论剑"的印迹,也不是探寻那一个个"武林高手"是否后继有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因为这座山脚下有"老虎",听说还不止一只。  相似文献   
62.
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给我军指挥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客观分析其发展现状、剖析矛盾问题原因,深入研究内在规律、探索科学生长路径,直面当前机遇挑战、拿出有力破解良策,对于各级指挥人才队伍聚焦能打胜仗这个核心,加速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能力素质,打造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方阵,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3.
6月27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协调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协调小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讲话.协调小组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主持会议。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张炜、国家标准委副主任方向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4.
“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刘伯承元帅诗中提到的“羊山”,指的就是著名的羊山战役。此役是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场恶战,全歼国民党军整编66师2.3万人,俘虏了该师中将师长宋瑞珂。此战结束后,刘邓大军挥戈南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65.
文章通过对军转民、民转军两种技术转化模式的分析,指出各自的利弊。进而提出,制定国家军民两用技术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军民两用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军转民与民转军相互融合的新形式和新走向,也是实现国防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6.
文章回顾了日本军工产业恢复与发展的历程,对日本军工产业"寓军于民"的发展战略的选择、实施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3月19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审议通过2012年重点任务。部际协调小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部际协调小组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求发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68.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要求,推动民用企业规范有序地参与国防建设,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组织  相似文献   
69.
民转军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2,(7):78-80
不锈钢丝绳 1、关键技术参数或产品性能本产品的材质有302(1Cr18Ni9)、304(0Cr19Ni9)、316(0Cr17Ni12M021、321(1Cr18Ni9Ti),规格范围为Ф0.15mm~25.0mm,  相似文献   
70.
昆仑关战役是抗战相持阶段桂南会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以惨重代价取得胜利。在战役中,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发动民众破坏日军补给,保障中国军队战地后勤,协调军民关系,为部队提供情报,进行战地宣传,配合其他武装力量袭击日军,对保证战役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