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8月31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工程合同签字仪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在仪式上签署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合同》及《风云二号02批卫星发射测控合同》。这是我国民用航天领域首次签署的业务卫星研制生产合同,标志着我国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建立连续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是民用航天实施由“应用试验型向业务服  相似文献   
32.
采用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FeCrBSiMoNbW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Flir A20M型红外热像仪对Fe基非晶纳米晶喷涂层的表面温度场进行了实时监测。对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和传统的3Cr13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低,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和拉伸结合强度;形成了非晶相和纳米晶相组成的复合结构,使得涂层具备较好的耐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33.
在UMT-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将Si3N4、CCr15分别与巴氏合金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观察巴氏合金的磨损表面,探讨其磨损机理,为Si3N4-巴氏合金新型陶瓷轴承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载荷相同时,Si3N4-巴氏合金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比CCr15-巴氏合金低;随着载荷的增加,Si3N4-巴氏合金的摩擦因数先升后降,波动幅度明显小于CCr15-巴氏合金;载荷为10N时,Si3N4-巴氏合金摩擦因数达到最大值0.13,在15N时达到最小值0.04;摩擦副整体磨损率较低,巴氏合金的磨损率随载荷增大而增大,平均为10-6 mm3/(N-m).在Si3N4-巴氏合金摩擦表面同时存在陶瓷氧化物润滑膜和金属磨屑,共同起到了润滑减摩的作用.Si3N4-巴氏合金作为陶瓷轴承的配合材料,具有比传统轴承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高速电弧喷涂镍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及其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重载车辆18Cr2Ni4WA轴类基体上制备了NiCrBMoFe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仪等设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主要由非晶相和γ-Ni(Cr)相纳米晶组成,非晶质量分数达到45%,且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相对耐磨性约是基体材料的8倍,远远超过了该轴的磨损要求,其失效机制主要为典型的脆性剥落磨损.  相似文献   
35.
正近年来,国际化生放核(CBRN)防护装备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创新、融合、综合、集成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对威胁源项防护的广谱化,更体现在多种防护思想的创新、多种防护原理的融合、多种防护技术的综合和多种防护功能的集成。它们也许还处于思想创新、原理探索、实验研究阶段,还有待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检验,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新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着防护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难题的不  相似文献   
36.
为了对环氧乙烯基酯树脂(EVER)进行增韧改性,采用KH570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考察了纳米SiO2表面改性及其质量分数对EVER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复合材料在树脂基体中具备更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纯EVER材料和未经偶联剂处理的复合材料。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3%时,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分别比纯EVER材料提高了42.10%,43.38%和91.91%;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4%时,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比纯EVER材料提高了34.57%。通过观察冲击断面的SEM照片,分析了纳米SiO2增韧改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增韧改性的关键在于诱发基体产生银纹,使其对裂纹扩展起到钝化、阻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人类的历史进程表明,今天的科学幻想,可能就是明天的科学现实;今天的科学探索,可能就是明天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发展源泉。因此,关心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也必然是关心当前科学探索的人。人们在向宏观世界进军的同时,也在对微观世界进行着不懈地探索。有些以前看似“天方夜潭”的幻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催化”下,正“栩栩如生”的朝人们走来。人们的幻想之一就是能够制造出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超微型电机,就是能够移植到昆虫头脑  相似文献   
38.
Wang.  D  吴宇列 《国防科技》1997,18(3):12-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光纤纳米级分辨率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对实验的设置、噪声和时频响应进行了具体介绍和分析。实验设置包括一项减小激光源波动的技术。并用一个分辨率为1.25nm的激光干涉仪(AXIOM2/20)来监控的线性低电压压电陶瓷驱动台进行标定。光纤传感器具有从50到150μm稳定的准线性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39.
L.Chouanine  H.Eda  M.li  雍玲 《国防科技》1997,18(3):94-98
本文讲述了由PC机控制的多用途超精机床(MPUMT)的设计及光学镜平滑表面的加工。已研制出的机床可用于磨削、切削、研磨或抛光塑性状态下的硬脆材料。作为建立新的加工系统的关键部分,采用了大型磁致伸缩调节器(GMA),在没有放大器元件的情况下,它具有大功率的输出和大于压电陶瓷调节器几倍的纳米级的位移。切削DOC的深度和控制塑性状态过程的微塑性区域能够被调节器设置为具有高于1nm的精度,并能用金刚石磨削砂轮研磨。在当前研究中所用到的镜为多晶体、非晶体,也有加固玻璃。磨削实验的结果表明,已研制出来的超精机床能够实现对塑性状态下的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加工。材料特性参数和微裂纹之间的关系已被检测到,适用于大多数被研究玻璃的脆性到塑性磨削方式的转换已经确定。运用AFM、SEM和ZYGO对磨削表面进行了分析,例如BK7和TRC5(新材料;加固玻璃)的磨削表面分别具Ra=0.15nm和Ra=0.32nm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40.
概述了超细粉体颗粒表面改性的重要性、团聚原因和表面改性的作用,重点阐述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粒子与多种改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指出了超细粉体颗粒改性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粒子的表面能和改变粒子的表面极性,减少粒子间的团聚,促进超细粉体粒子的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