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41.
242.
243.
自寻北/稳瞄惯性平台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用于坦克等陆用战车的自寻北/稳瞄组合平台新方案,该方案采用双位置寻北计算及锁定方位测漂新方法,提高了寻北精度,使一个平台同时兼有寻北、稳瞄及姿态参考功能。  相似文献   
244.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本文采用受平台颤振影响而扭曲变形的高分某型号卫星全色影像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线加速度计可以有效检测并测量出平台的颤振,设计的颤振影像地面重建模型可以有效改善平台颤振下推扫式光学影像扭曲成像的影响,补偿后的影像扭曲变形现象明显消除。  相似文献   
245.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的重要测量元件,而由于制造工艺及各类传感器误差,低成本加速度计很难达到要求的精度,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校正。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加速度计自校正算法。综合考虑加速度计零偏、比例误差、非正交误差、安装误差与测量噪声,建立了传感器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加速度校正问题转化为校正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问题。通过数值仿真和实测试验验证,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能够有效地对上述因素引起的误差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246.
战士小胡,文化水平较高,入伍前以4分之差高考落榜。他抱着到部队考军校的动机入伍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复习文化课。报考院校时,总分超过了录取线,但因档案不合格未被录取。这个沉重的打击使他感到理想化成了泡影。一天晚上,他悄悄躲进连队杂品库,写好遗书准备一死了之。排长看见双眼红肿的小胡立刻警觉起来,进入库房发现遗书。他感到事态严重,迅速向指导员作了汇报。面对这生命攸关的事,如果处理不好,不但毁了战士的一生,而且还会造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做好小胡的思想转化工作刻不容缓。连队党支部认真分析了小胡产生悲观厌世的原因,要求大家…  相似文献   
247.
微光栅加速度计凭借着极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输出精度。为优化其温度特性,提出了一种两级内外温控系统。通过介绍微光栅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和MEMS敏感芯片的温度特性对其造成的影响。针对加速度计设计了温控电路,对其搭载两级内外温控系统,使其工作温度保持恒定,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温控系统下,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02℃。对于加速度计的噪声性能而言,在0.01~10 Hz频段,相较于未加温控系统的加速度计,整体信噪比提高了20 dB。  相似文献   
248.
混合式教学结合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师范院校"物理学科教学论"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规划、教学策略的设计、在线教学微课视频的录制、考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利用线上自主学习和课堂面授教学的优势进行互补,既克服该课程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又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9.
针对运载火箭助推器或子级无控坠落地面落点散布较大的情况,提出一种翼伞系统的线目标归航方法。建立了矩形边界下的归航计算模型,对点目标归航和线目标归航两种方法进行了收缩区域分析;对翼伞归航能力、落区散布边界特征对归航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归航策略,并提出在较大散布区域下设置多个着陆区域的工程解决方案;建立动力学和操纵控制模型,对线目标归航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0.
《中国军转民》2009,(7):20-27
回想10年前,新组建的中船重工困难重重,“三多一重”,即三线企业多、亏损企业多、富余人员多、历史包袱重,加上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效益很差,出现严重亏损;经营工作严重滑坡,生产任务普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