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数值处理和计算机模拟,得出一种排布方式的消磁线圈对坦克磁场的影响效应分布,即当消磁线圈为均匀密排情形时,线圈内部为匀强磁场,方向沿通电线圈的轴向,且与环形电流呈右手螺旋关系;线圈外部为磁偶极子场,该场会随着与线圈中心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为封闭型军事装备表层安装消磁线圈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消磁线圈附加磁场的特点为装备磁防护理论提供一些支持。  相似文献   
62.
《中国军转民》2008,(8):6-7
近日,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研制的大倾角放顶煤液压支架通过了国家支护设备检测中心压架试验,获准进入国内液压支架市场,标志着我国大倾角放顶煤液压支架实现国产化。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平阳重工)经济总量连年攀升,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公司的支柱性民品液压支架更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公司制定了实现10亿元的产值目标,截至3月底,平阳重工在手液压支架生产合同已达7.31亿元。同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4月份山西平阳重工与陕西黄陵矿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国内首套年产600万吨大采高液压支架1.5亿元生产合同,该套大采高液压支架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电液控制系统,400毫米缸径双伸缩立柱填补了国内缸径立柱的空白,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4.
“十五”期间,平阳重工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确保军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咪表在太原、西安、舟山等地扎根后,又迅速拓展到湖州、临安、定海、石家庄等市场;目前正在挺进成都、福州等大城市。逆变电源、车位锁、径向柱塞泵、逆变电焊机和臭氧系列产品等也已经建立了一定根据地。而支柱性民品——液压支架,则重拳出击,迅速发展壮大,红旗飘飘,在全国的煤机市场中,已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平阳重工,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职工生活不断改善,全体将士斗志昂扬。平阳重工“贫农”变“富农”!靠的是什么?答案之二:市场!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  相似文献   
65.
螺线管磁场性能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反“单匝”线圈优化螺线管轴向磁场的均匀性和陡化端口磁场的下降沿。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明显改善磁场的均匀性和端口磁场的下降沿。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以色列人发明的折叠式支架,可用以支撑伪装网或其它伪装材料。  相似文献   
67.
强电磁冲击环境的核心执行机构是线圈,除保障强磁环境发生线圈的电磁特性外,还须确保线圈支架具有充足的机械特性。在完成对线圈磁电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线圈的三维结构图、材料配置、质量分布、各零部件之间连接方式以及线圈固定方式等,建立线圈支架结构整体系统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线圈支架系统进行静力、稳定性数值计算分析,并校核联接件强度,为线圈支架结构提供参考依据。对实用大型强磁冲击系统所用线圈整体的力学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应用背景较新,且仿真计算过程严格按照实际搭建尺寸进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后续搭建强磁环境发生装置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8.
为了使统结构的液压支架安全阀在应对煤层顶板冲击时确保液压支架立柱不易受到冲击破坏,设计一种直动与差动相结合的双级联动式液压支架安全阀.根据液压支架受顶板冲击载荷,构建双级安全阀启溢闭过程立柱回路的动态特性模型,进行冲击作用下的动态仿真,获得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持续时间下双级安全阀动态特性曲线.自制快速冲击加载实验台,...  相似文献   
69.
电磁发射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发射装置,具有发射速度高、动能大、可控性好、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点。通过对电磁发射系统研发历史和当前进展的梳理,反映了其技术难点和未来趋势。根据电磁发射系统的原理结构和使用场景,总结了其在轨道发射、线圈发射和电磁弹射等典型应用方面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进一步提炼了能量存储、动力调节、发射装置、顶层控制和新复合材料五个方面关键技术,并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锂电池/超级电容/超导磁储能等储能新技术、多级拓扑下脉冲电源开关控制、电磁轨道炮和电磁线圈炮发射装置寿命分析、电磁发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以及复合新材料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用飞机电磁发射、多目标任务电磁发射、感应式线圈枪、火箭卫星发射、电磁弹射微重力环境落塔等应用场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益,以期为电磁发射系统的研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电磁同步线圈推进器中强电磁力作用会对线圈造成较大力学冲击并使电枢发生形变,为避免出现因电磁力过大而导致的推进器寿命缩短、电枢形变和安全性等问题,开展了推进器推进过程中初级线圈和电枢受力状态研究,并针对电枢的形变进行了结构优化与仿真验证。通过构建电磁同步线圈推进器数学模型,结合COMSOL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等手段对电枢应力分布和形变等物理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驱动线圈峰值电流时刻,相较于电枢其他部位,电枢尾部所受电磁力最大且形变量达到0.184 mm,在搭建的试验平台上所开展的电枢形变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与增加加强筋厚度相比较,增加加强筋长度更有利于减小电枢尾部应力,可使电枢形变显著降约低约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