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针对复杂鱼雷发射系统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鱼雷发射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对鱼雷发射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级分析建模,识别鱼雷发射过程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关键原因;构建鱼雷发射安全性计算分析框架,选取具体不安全控制行为作为计算分析对象,开展了基于STPA的鱼雷发射...  相似文献   
202.
以地理坐标系作为导航坐标系,推导了捷联惯导位置更新中的位置增量算法;提出了基于曲线拟合的多子样(二、三、四子样)涡卷补偿算法和位置旋转补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二、三、四子样涡卷补偿算法和位置旋转补偿算法都能有效地计算出涡卷补偿和位置旋转补偿值,并且二、三、四子样涡卷补偿算法和位置旋转补偿算法的精度依次提高.  相似文献   
203.
针对传统环境风模型无法描述非Kolmogorov紊流和风向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QAR数据的环境风建模方法。将环境风模型划分为风向模块和风速模块。基于QAR数据分析风廓线系数和季节的相关性,建立了能描述平均风时空特性的平均风模型。基于Davenport功率谱形式拟合实测紊流功率谱,拟合结果表明实际紊流功率谱的标度指数在-1.98~1.13。分析风向和风速之间的相关性,考虑风向的变化特性,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风向建模方法。基于以上模型进行了环境风模拟,并将模拟环境风引入飞行仿真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描述非Kolmogorov紊流和风向变化,且能实际应用于飞行仿真中。  相似文献   
204.
基于线特征的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时相遥感图像中利用线特征可以感知道路等线形地物的变化。论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边缘特征描述的线特征变化检测算法,首先根据边缘的梯度信息得到变化边缘,并对变化边缘进行编组,形成变化边缘的直线支撑区域,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从直线支撑区域中提取出变化直线。提出的线特征变化检测算法把边缘的相位和幅度信息作为变化检测的判定依据,从而避免了线的匹配与比较工作,降低了变化检测的算法复杂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提出的方法用于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5.
206.
自导+线导鱼雷连射是目标对抗条件下有效的攻击方法。根据目标状态分析了自导+线导连射组合方式,当线导雷采用被动声自导时,需要确定合理的射向与发射时间间隔来避免鱼雷互导;建立了自导+线导连射控制模型,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仿真分析了采用修正方位导引法和现在方位导引法进行初始导引时不同连射发射时间间隔对被动互导的影响;给出了采用时间间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7.
208.
209.
210.
为研究垂线偏差对静基座捷联惯导精对准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垂线偏差的捷联惯导误差方程,将重力扰动项分为引起比力测量偏差的部分g■和用于重力模型修正的部分δg~n,提出等效零偏■;基于考虑垂线偏差的静基座下Kalman滤波对准模型推导了姿态的极限对准精度,并给出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的最优垂线偏差补偿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垂线偏差主要影响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姿态精度,尤其是水平姿态精度;但对捷联惯导系统进行垂线偏差补偿并不一定能提高姿态对准的极限精度,要根据垂线偏差的大小、方向具体分析;当按照最优垂线偏差补偿公式进行补偿时,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