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71.
胡宁  吴华  王星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05-108,128
在分析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平台对固定目标无源定位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方位角变化率信息对观测站与目标间距离进行解算的快速高精度无源定位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高精度、快速的定位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其主要应用于机载无源探测设备对地面固定雷达站或其他辐射源定位,从而为引导导弹对其攻击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2.
为提高舰载通信系统效能评估的科学性,将主观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提出将基于标度扩展的AHP法和离差最大化法通过基于目标规划的组合方法进行结合,用于舰载通信系统效能评估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从而融合了主客观方法的优点。评估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3.
在推导罗兰C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基础上,根据试验得到的时差测量结果进行了单台链双曲线定位、非时基交叉圆定位以及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测量点几何因子GDOP较好时,单台链双曲线定位与交叉圆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基本相同,而GDOP较差时,交叉圆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明显优于单台链双曲线定位算法的定位结果,但两种情况下的...  相似文献   
174.
转子碰摩故障可以体现在转子振动、定子振动和转子瞬时转速波动等多项信息中,每种信息代表了不同侧面的故障特征,因此可通过多信息融合方法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为此,构造了基于定子振动和转子瞬时转速信号的转子碰摩故障诊断识别框架,采用S函数确定了mass函数的形式,给出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推理方法,将定...  相似文献   
175.
导弹贮存寿命预估的组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比较了几种寿命预估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单一预估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暴露的局限性,优选了GM-BPNN组合预估模型。该组合模型既利用了灰色预估理论具有所需要的样本数据少、原理简单、运算方便、短期预估精度高、可检验等优点,也发挥了神经网络并行计算、容错能力强、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最后利用该组合模型对弹上某设备寿命进行了预估,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6.
提出了一种利用陀螺与星敏感器进行组合定姿的方案.为了避免状态及量测向量选取不当而造成的误差,首先采用四元数法对卫星的姿态进行描述;接着分析了陀螺与星敏感器系统的误差源,选取误差四元数及陀螺的系统误差作为组合系统的状态,获得了系统状态方程;同时采用星敏感器的量测作为系统量测,并利用新的数学变换构得到更为准确的量测方程;最...  相似文献   
177.
汤扣林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5):110-113,117
针对二维空间交叉定位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三维空间交叉定位方法.根据雷达波在空中传播的折射特性及侦察站对目标的测向方位在三维空间标确定目标的测向平面,利用多个测向平面结合最小二乘法对目标进行交叉定位确定其位置.本方法消除了二维空间交叉定位中存在的正北偏差、投影变换的方位变形等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无源测向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8.
为解决单星环境下静态载体的单点定位问题,建立基于芯片级原子钟和气压高度计辅助下的单星定位算法.包括对单星连续测距定位算法进行算法推导、误差分析与仿真验证、搭建静态单星定位试验平台,以及利用实测数据验证单星连续测距定位算法的有效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真实接收机经过对一颗卫星的连续观测,辅以高精度芯片级原子钟和气压高度计提供时钟和高度信息,可在2 min内完成500 m精度定位,以及在5 min内完成200 m精度定位,完全符合战时应急定位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79.
海上多无人机协同交叉定位的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部无人机协同交叉定位,考虑无人机安全距离、通信距离和动力学约束条件下,解决多部无人机自动实现对飞行速度和角度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多机协同测向交叉定位方法,该方法先根据几何稀释度精度建立了不等式约束下的无人机运动参数单目标优化模型,再利用惩罚函数法将优化模型转换为无约束条件的极小值求解问题,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各无人机飞行速度和角度估计值.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无人机阵型和辐射源运动状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相比直线飞行配置方法,其定位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0.
应用载荷直接获取航天器平台的时间和公共测量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载荷的高精度时间基准和共用信息使用需求。一些功能载荷具备向外输出高精度时间和状态测量信息的能力,但硬件接口资源有限。将功能载荷作为FC-AE-1553光纤网络的一个节点,在FC-AE-1553光纤网络中叠加IEEE 1588v2时间同步协议,功能载荷的高精度时钟源能同步给有需求的其他载荷。并在时间同步的前提下,将功能载荷的测量数据如定位数据、姿态数据和轨道数据等共用信息同步发送至网络上的其他载荷节点。通过时间同步与同步发送机制,解决了各载荷对高精度时间和共用信息的需求,弥补了专用信息硬件接口资源的不足。结果表明,与直接利用航天器平台的信息源相比较,当时钟源和共用信息来自功能载荷时,FC-AE-1553网络时间同步之后的时间基准精度和共用信息利用性能高出3个数量级,载荷获取的UTC时间精度达到百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