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华 《国防》2010,(7):23-23
河南省泌阳县人武部致力于“用农业产业化实现率民致富,用创业本地化建强民兵组织”,促成了富民与强兵齐头并进、经济建设与武装工作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这个县人武部注重发挥民兵年富力强、敢闯敢干、素质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2.
民兵训练基地、干部宿舍楼整修一新,新建单身公寓楼、文化活动中心、经济适用房建设和老干部住房加装电梯工程如期推进,即将出台的随军家属和转业干部安置办法正在与地方磋商……这一件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事.彰显着广东省佛山军分区党委改进作风带来的阵阵新风。也正是这一件件实事,使该军分区先后被上级评为先进党委、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资源节约工作先进单位、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有10多项工作受到总部、军区和省军区肯定推广。  相似文献   
163.
少数民族集聚区民兵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少数民族集聚区的人武部门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大力加强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民兵建设,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4.
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区委书记杨述明,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武装建设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与人民武装协调发展。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关心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星”和“党管武装好书记”。  相似文献   
165.
“经济建设的金牌要争,武装工作的金牌更要拿。”从山东省烟台市体育局局长位置走上莱山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岗位的段大伟,上任伊始就许下这样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6.
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作为军人,更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入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中。而且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有利于节约军费,把军费花在提高部队建设水平、改善官兵生活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在军队生活中,  相似文献   
167.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沐浴特区发展春风。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团从组建之日起,就瞄准打造一支与特区经济建设水平相匹配的现代化预备役部队。两届团党委班子接力绘蓝图、谋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担负使命任务为牵引、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法规制度为保障的建设之路,推动部队全面建设迈上了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8.
制定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政策,应在充分考虑满足国家安全需求和参考主要国家国防支出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常态下与GDP联动的国防支出增长机制,制定非常态下国防支出调整预案,并注重国防支出的软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169.
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的脚步与军事战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互动的。冷战前的中立战略,为美国成长为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冷战期间的遏制战略,引致赤字绵延基础上的经济繁荣;冷战后的全球干预向先发制人战略的转变,催生了美国的新经济;今天的遏制加接触战略,使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相似文献   
170.
裴沈华 《国防》2010,(4):16-17
城市是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人口高度集中、规模庞大,并以非农业为主、社会结构复杂的地域共同体,其在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切实搞好城市国防动员建设,确保国防动员更好地服务于应战应急需要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