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中国国防经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但在理论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亟须克服的不良行为,特别是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方面还须继续努力。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有必要建立新时期国防经济的“学术硅谷”和“理论开发区”。展望未来,国防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思想路线不动摇,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贯彻“双百”方针不动摇,继续和珍重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20年所形成的宝贵的国防经济理论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世纪中国国防经济学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942.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钓鱼台村是河南省表彰的第一个小康村,享有“豫西南明珠”的美誉。十几年前,钓鱼台村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贫困村。缘何今日一跃成为中州大地的小康村呢,其脱贫致富的经验就是“民兵+科技+人才”。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民兵干部统一组织全村的经济建设,这是钓台村脱贫致富过程的一个基本特点。该村民兵连建立了脱贫致富“三包”责任制:即排长包线,班长包片,民兵骨干包段。要  相似文献   
94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根据国际形势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面临的军事斗争任务,着眼于解决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精辟地论述了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即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要适应高技术战争要求,结构逐渐高技术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适应和平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提高军民兼容度;正确处理高技术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大力培养国防高科技人才;适应平战转换的要求,形成完善的经济动员机制;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挖掘现有经济技术的潜力;坚持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防经济对外交流与合作。所有这些,都是对毛泽东国防经济思想的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成为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4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概括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不同的特征,对于更好地理解国防经济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实施国防经济的市场配置,对于更好地实现国防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更好地实现国防经济与高技术局部战争接轨,对于指导国防经...  相似文献   
945.
946.
947.
如何认识“入世”后国民经济动员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国民经济动员的新路子,是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提升国民经济动员平战转换能力的迫切任务,也是省军区系统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做好职能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48.
钱树根 《国防》2003,(2):6-10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而且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也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  相似文献   
949.
本文通过对军转民可持续发展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系统性、一致性的研究,结合对人民为中心、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从政治经济学层面综合探讨,认为在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精神传承中,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军转民、民融军、科技创新融合新的发展理念。并结合调查研究,努力探讨了具体的可行性、可成性、可推动具体事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法和建议。为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50.
清代湘西苗疆地区驿传体系的设置随着清朝治理政策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加强了清朝对这一地区的治理。清朝在湘西苗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渐次建立起包括驿站、铺递和汛塘在内的庞大的驿传体系,实现对该地区的直接控制。湘西苗疆地区的驿传设置和军事布防密切相关,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康雍时期是苗疆驿传体系的初建阶段,乾嘉时期是苗疆驿传体系的调整完善直至定型阶段。苗疆地区驿传体系的运转离不开土弁的参与以及苗民的应役,驿传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协济和藩库拨给。驿传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湘西苗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驿路沿线和军事防线上逐渐形成了商业市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