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孙树安  谢云岭  吴红星 《国防》2005,(11):12-14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引发了以信息为“基因”的新军事变革,孕育了以信息为主导的信息化战争形态,并牵动着国防动员向信息化演变。结合新军事变革的时代性、信息性和集成性,深刻认识国防动员信息化的本质与特征,是正确把握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特点与规律,实现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科学性的基本前提。一、国防动员信息化的本质属性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国防动员各要素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把信息技术完全融合到当代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国防动员信息化,是指国防动员领域的…  相似文献   
52.
专利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基本的法律制度,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随着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它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3.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开使用“以人为本”这个概念,并把它与发展联系起来称为科学发展观,这在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中是第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和拥护。学术界和理论宣传工作者对如何理解和解释“以人为本”,认识不完全一致,笔者想就“以人为本”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性任务。进一步密切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国防、安邦富国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5.
“尔边有长白,西边有向海,美在纯自然,贵在原生态”。这是人们对素有“鹤乡”之称的吉林省通榆县特有风光的赞美:在这片纯朴的土地上,有一位倾心尽力支持国防建设的好领导,他就像充满激情的乐师一样,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他就是被人们称为“爱武书记”的通榆县委书记刘俊道.  相似文献   
56.
袁家新 《国防》2005,(3):20-23
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引发了作战理论、战争形态、军队体制的深刻变革,同时也给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提出许多新的挑战。新军事变革使军队的体制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后备力量建设一些固有的观念已不能与现代军事力量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各主要国家以“大打”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常备军及后备力量体系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致使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以工业时代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机械化军队正…  相似文献   
57.
辛荣国 《国防》2005,(5):55-57
“仗怎么打,军队就怎么建,动员就怎么搞”。这是武装力量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1世纪,战争形态已经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作战样式已经由以陆军为主战军种的协同性联合作战发展演变为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民兵作为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思路和模式也必须自觉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演变,尽快实行以主要配合、支援和保障陆军作战向配合、支援和保障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转型。适应转型需要,  相似文献   
58.
曹凤前 《国防》2005,(10):8-9
战争的铁律一再告诫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信息条件背景下局部战争越来越凸显的精确化特征,要求战争形态牵引下的国防动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走精确之路,大力提升国防动员匹配度。国防动员匹配度,是国防动员与战争需求的对接程度和保障效能。提升动员匹配度,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准确预测、分析和跟踪战争需求,科学制定动员计划,精确组织动员实施,使需求与供给之间动态衔接和平衡,有效规避动员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地把动员潜力转换成战争实力的一种过程。提升国防动员匹配度,是确保战争“…  相似文献   
59.
从现代条件下劳动领域的扩展和劳动形态的变化出发 ,说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内在联系 ,同时指出 ,价值分配又不完全取决于价值创造 ,还受产权制度等因素的约束 ,并联系我国目前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 ,为收入理论创新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60.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日臻完善,信息战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正逐步走上新世纪的战争舞台。可以预见,在信息作战条件下,作战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