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芾福成 《国防》2011,(6):47-49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使人民防空在未来战争中,承担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成果的重任,是新时期人防建设的重要课题。各级军事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人防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北京军区联勤部军交运输部着眼未来战争中军交运输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积极研究应对之策,着力构建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大军交”保障体系.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3.
钱南忠 《国防》2007,(4):34-3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激励与约束机制,这套机制在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这套机制中的许多内容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亟待重新构建完善.  相似文献   
94.
潜艇作为一个兵种加入海军序列以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多次局部战争的洗礼,涌现了许多成功的经典战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潜艇不仅没有因为战争形态的改变退出战场,反而随着现代潜艇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未来海战中的水下利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海军  相似文献   
95.
陶华堂  张雁军 《国防》2006,(1):59-60
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向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正在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工具。战争形态、战争手段以及作战方式的变化,对装备动员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装备动员形态信息化装备动员形态信息化,是指装备动员以信息化装备物资器材、信息技术科研成果、信息化装备技术保障人员等为主要对象和内容,充分运用信息化动员手段,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装备动员形态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应用于军事领…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既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科技成果最多和最快应用于军事领域,彻底改变战争形态和战争面貌的世纪。战争与科学的联姻催生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劲的军事技术,军事技术又使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界,直至肉眼无法感知的电磁世界,都成为人类进行厮杀的战场。为了赢得战争,人类无所不用其极,量子论和相对论最先用于制造出足以毁灭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若干次的“绝对武器”,而并非用来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航空飞行器则被制造用于空袭,用于战争中夺取空中优势。  相似文献   
97.
98.
山东省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关华,以兴武强军的实际行动诠释第一责任,谱写出一曲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颂歌。  相似文献   
99.
高隆海 《国防》2010,(1):50-51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提高应对各种危机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防动员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讲话,不仅赋予了军队新的历史使命,也对交通战备建设明确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铁路是国家的大动脉,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的作用也尤为突出。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0.
贠自博 《国防》2010,(9):59-60
新形势下,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要求建设一支能够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常备民兵应急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建设常备民兵应急力量成为可行。省军区系统特别是军分区、人武部要着眼驻地面临的非战争安全环境和所担负的非战争军事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常备民兵应急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