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0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2010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2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国防动员法的公布,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夯实国防动员基础、增强国防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12.
荣森之 《国防》2010,(6):19-22
省军区系统作为我军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军地兼容、寓军于民等特殊优势。加强省军区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体系作战内涵,积极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省军区战斗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13.
张培敏 《国防》2010,(6):25-28
《国防动员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迈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其总则指出:“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这一重要原则既是多年来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法推进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应以此为统揽,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14.
夏继宏  张辉清  李树坡 《国防》2010,(11):F0002-F0002
9月14日至16日,济南军区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国防动员体系规范化建设会议。会议以战区担负的任务为牵引,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围绕国防动员体系建设这个主题。突出国防动员指挥这个重点。采取专家辅导、汇报交流、经验介绍、课目演示、  相似文献   
215.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该法的公布施行,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6.
传统以手工为基础的档案资源体系在服务军事历史研究中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军事历史研究人员对档案的利用需求。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军事历史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2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图的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方法,在阐述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的相关概念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体系结构描述过程构建了一个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框架。并通过对美军网络中心战精确打击体系的分析说明了体系视图部分的描述过程以及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8.
邱林  杨睿  戴强 《国防》2010,(1):11-14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既是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举措,又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推进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19.
裴沈华 《国防》2010,(4):16-17
城市是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人口高度集中、规模庞大,并以非农业为主、社会结构复杂的地域共同体,其在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切实搞好城市国防动员建设,确保国防动员更好地服务于应战应急需要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20.
张其翼 《国防》2010,(3):24-2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装备保障是形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持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军队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为装备保障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