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总结国内外信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坚持一体化是加强装备信息建设的必由之路 ,其要点是综合集成 ,确立系统技术结构 ;按需定义 ,规范信息内涵和范围 ;统筹兼顾 ,营造三连三通环境等 ,并阐述了在建设实践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2.
战场损伤快速评估系统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装备战场损伤快速评估需求出发 ,探讨了通用战场损伤快速评估系统的功能及其构成 ,并重点对其中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详细讨论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通用装备战场损伤快速评估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结合制定作战计划的军事过程和要求 ,提出了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SC’W )平台的作战计划协同制定系统 (OPCPS)的六元组结构模式 ,为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飞行器姿态运动的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飞行器姿态运动的非线性耦合进行了解耦,并对得到的线性化系统进行了变结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该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数字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邰德民  仝仲璞 《国防》2003,(4):13-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综合分析国防后备力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威慑因素的变化。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后备力量参战支前能力的强弱已不再取决于人多势众,传统意义的人民战争已不能对敌人构成真正的威慑。只有把蕴藏于民间的高技术人才和装备组织起来,转化成打赢高  相似文献   
86.
87.
航空发动机     
《宁夏科技》2003,(3):54-56
  相似文献   
88.
方钢刚性减振结构对组合板振动影响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质量引起的阻抗失配的原理出发,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在板中嵌入一块方钢所引起的对振动波传播的阻碍作用,并且通过NASTRAN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检验了方钢结构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89.
针对当前容量评估技术考虑不够全面的问题,提出了多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方法。通过分析扇区容量影响因素,加入扇区耦合性的概念,建立了多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模型;通过量化空域单元阻塞程度,得到恶劣天气下的多扇区可用率;最后选取典型多扇区空域进行算例仿真,评估空域系统的动态容量,多扇区在恶劣天气下的动态容量为17架次/15 min,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0.
在机动目标跟踪定位问题中,引入参考加速度的跟踪算法对目标定位跟踪精度高、效果好,但在目标发生高速机动时,其跟踪误差较大,收敛速度慢。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引入速率量测的自适应性圆周运动跟踪算法,并通过建立一种模型结构变换机制,将两者算法有效结合,构成一种变结构多模型算法(Variable Structure Multiple Model,VSMM)。在高机动条件和典型反舰导弹攻击航路下对算法进行仿真实现,证实了该算法相比于引入参考加速度跟踪算法,跟踪精度较高,收敛速度更快,具有一定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