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1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SEA方法是一种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泛、有效性强等优点,但其可操作性不强并且细节表现能力差.针对SEA方法的不足,在分析SEA方法系统属性空间和使命属性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EA方法的计算模型,为SEA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2.
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指挥对抗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科学评估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对防空作战指挥对抗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幂函数的方法,建立该系统的评估模型,从而为评估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有利于进行单个评估指标的灵敏度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各评估指标的影响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纯方位估计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所有的估计算法都是次优的;理想估计器是工程估计器的性能上限,在理想估计器下的攻击效果因此是最高的;它刻画出的是"潜艇隐蔽攻击能力的上限",认识这种上限的数量特性是主要工作.在理想估计器和典型机动航路条件下,提出并界定了"隐蔽攻击能力上限"的概念;分别给出了求解估计器精度和收敛时间意义下隐蔽攻击能力上限仿真流程;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4.
首先根据自行高炮武器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建立了自行高炮机动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自行机动能力的特点,建立了自行高炮武器系统的机动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自行高炮的机动能力指数,并对武器系统抗毁伤、抗侦察、抗电磁干扰和防空拦截能力进行了量化,采用指数法建立自行高炮生存能力的综合指数评估模型.最后对某型自行高炮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
有色Petri网(CPN)作为目前离散动态系统建模中最活跃的建模工具之一,不仅有充分的模拟能力和丰富的分析方法,还便于使用和理解.首先介绍了有色Petri网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运用有色Petri网的建模理论对导航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进行了描述和建模,并运用Design/CPN对具体实例进行了仿真实现,其维修保障效能结论证明了建模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围绕空军主战装备作战飞机的保障任务机上推演问题,对空军装备保障模拟推演想定子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与过程进行讨论,对系统设计与实现所涉及到的军事地理系统、推演想定实体、保障任务、保障过程、推演想定模型、需求测算、软件实现等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xml格式的保障过程、保障任务的模拟推演想定文件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97.
陈舰 《国防》2008,(1):55-56
当前,积极适应市场,着力应对战场,努力探索"两场"条件下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发展,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引起关注。一、在国防交通专业保障队伍的训练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各级交通战备部门和交通、通信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交通战备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程佐胜 《国防》2008,(1):43-43
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是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军事训练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自觉地适应这一转变,力争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上谋求军事训练创新发展,促进信息化条件下"两个能力"的快速形成。  相似文献   
99.
我国海防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生 《国防》2008,(5):54-55
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海上安全维系着国家未来重大的生存和发展利益,没有海上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去,我国所受到的外来侵略主要来自海上;现在,国家在安全上所受到的主要威胁依然来自海上。要保障国家的安全,首先要重视海上的安全。从1840年开始,日、英、美、法、德、意、奥等国的军队,从海上入侵我沿海地区竟达470余次之多,从辽  相似文献   
100.
董智奎  颜凤生 《国防》2008,(5):30-31
根据我军干部工作体制机制,每年都有一批作战部队和其他岗位的干部调整交流到人武部工作。新调入人武干部要针对人武系统的职能、任务、环境特点,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和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