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作战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多指标综合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变异合成方法和层次合成方法 ,并对部队战斗力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计算状态电子密度的超分辨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在Fourier变换的基础上,引入高频滤波器函数H(ω,α),经滤波处理后,再取Fourier逆变换,得到近似解。此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噪声干扰,且计算复杂性较低,文中给出了算法,证明了收敛性,最后给出了计算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3.
建立军需勤务学科体系,是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需勤务科学理论,培养高质量军需人才的需要。军需勤务学科由军需勤务基础理论、军需勤务应用理论、军需勤务技术理论三个层次构成。军需勤务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军需勤务学是军事后勤学的重要分支。军需勤务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措施是,要解决好基础理论薄弱的问题,要搞好应用理论研究的协调,要进一步发展技术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通信装备科研着眼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通信保障需要的角度出发,结合国际通信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我军通信装备维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VXI的通信综合义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5.
36.
党的“十五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在理论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军队院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以“十五大”报告精神为主线,抓住所开课程的关键点,讲好、讲透、讲清、讲明、讲信、讲活、讲准、讲懂理论上的新突破,以不断完善有军校特色的政治理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相平衡法研究了NiCl_2—(CH_2)_6N_4·HCl—H_2O 三元体系在30℃的溶解度,测定了各液相的折光率。结果表明生成了复合物2NiCl_2·(CH_2)_6N_4·HCl·9H_2O.文中介绍了该三元体系在13°O 时平衡固相的热致变色性能,通过TG—DTA 研究初步探讨了热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38.
论述了综合航空火力控制系统在现代空战中的地位,并对系统及各子系统所完成的任务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系统的模拟仿真原理及其仿真过程作了简要的阐述。此外,对模拟仿真中所需的实验设备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发展较快,改变了教育思想长期封闭僵化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转折.为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开辟了道路。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教育思想讨论还停留在浅层次.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0.
在疫情防控期间,提高高校的网络舆情治理水平,不仅对于尊重学生诉求、维护学校形象、更精准有效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创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和提高我省乃至全国高校的治理水平,促进高校治理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采用社会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疫情防控期间陕西高校的网络舆情现状,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陕西高校网络舆情主要表现在校园管理、后勤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舆情应对、学生管理六个方面。分析后认为,产生舆情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治理理念落后、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师生媒介素养不高和媒体社会责任缺失。基于此,提出治理网络舆情,高校首先迫切需要增强依法治理、民主治理、协同治理的理念。其次,要完善舆情治理体系,形成职责明晰、协调配合的治理局面。再次,还要针对网络舆情的传播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舆情风险的监测、预判和处置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师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并呼吁媒体加强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旨在为陕西高校提高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