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航天器编队飞行构形保持与重构的继电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小偏心参考轨道航天器编队飞行构形保持与重构控制的工程实现技术。首先给出相对运动状态转移矩阵,并推导出常推力控制情况下相对运动状态递推的解析表达式;进而给出脉冲推力、连续变推力和继电型推力三种发动机的推力模型和示意图。分别将等速度冲量的三种推力模型代入相对运动状态转移矩阵中,比较相同条件下相对运动控制作用效果的差异,理论推导结果表明:在一阶意义上,三种推力模型对相对运动控制作用等效,因而航天器编队构形保持与重构控制可以基于继电型推力模型来实现。  相似文献   
82.
对剩余能量进行回收并重复利用有利于提高电感储能脉冲电源驱动电磁发射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剩余能量回收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电磁发射系统的发射性能。在电感储能脉冲电源的基础上引入剩余能量快速回收单元可以实现剩余能量快速回收。为研究带有剩余能量回收单元的改进电路对连续电磁发射系统产生的影响,分阶段对改进电路的放电过程进行分析,对一个12模块的增强型轨道炮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与改进前的电路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到改进电路驱动电磁发射系统的输出特性和发射优点。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87.
在过阻尼RLC电路分时放电的基础上,提出新型高压方波脉冲产生方法。理论分析表明:过阻尼RLC电路产生的双指数电压波与脉冲形成线产生的方形电压波具有类似的上升沿和平顶。电路模拟表明:通过人工过零技术可以对双指数电压波进行截尾,从而形成完整的高压方波脉冲。建立了原理验证性样机,由两组RLC电路构成,每组电路包含一台脉冲电容器和一只三电极场畸变气体开关,两组电路共用一个上升沿调节电感。实验证明:样机可以在电阻负载上输出幅值为17 kV、平顶宽度为330 ns~5.8μs、上升沿为100~350 ns的单极性高压方波脉冲。该方法适应性强,对负载变化不敏感,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方波上升沿、平顶宽度连续独立可调。  相似文献   
88.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为了解决某些飞机在编队时,由于飞机雷达相邻频点间频差较小,相邻频点的发射信号经PRF调制后会产生的同频异步干扰问题,提出使用时域反异步方法进行抗干扰处理;介绍了两种时域反异步算法,通过仿真分析后,确定使用时域多脉冲相关法进行算法实现以及试飞数据处理等,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9.
基于过阻尼RLC电路分时放电,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方波脉冲产生方法。理论分析表明过阻尼RLC电路产生的双指数电压波与PFL产生的方形电压波具有类似的上升沿和平顶。电路模拟表明通过人工过零技术可以对双指数电压波进行截尾,从而形成完整的高压方波脉冲。建立了原理验证性样机,由两组RLC电路构成,每组电路包含一台400 nF脉冲电容器和一只三电极场畸变气体开关,两组电路共用一个上升沿调节电感。实验证明样机可以在250 Ω电阻负载上输出幅值17 kV,平顶宽度330 ns~5.8 μs,上升沿100~ 350 ns 的单极性高压方波脉冲。该方法适应性强,对负载变化不敏感,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方波上升沿、平顶宽度连续独立可调。  相似文献   
90.
简单介绍了V-调频信号的时频特点,以及V-调频信号对距离-速度二维信息的测量。研究了移频干扰对V-调频信号的干扰效果。针对移频干扰,利用V-调频信号的脉压特点,提出了一种抗移频干扰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从受到移频干扰的V-调频信号的回波中获得单个运动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