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671.
2003年第一个月,全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湾地区战云密布,朝鲜半岛核危机涌动,全球各地岛礁主权争端不断,这些都预示着羊年全球难安宁。  相似文献   
672.
对固定拓扑结构下多智能体有向网络一致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类协调控制器并证明了使多智能体网络在固定拓扑结构下取得全局渐进一致的充要条件,考虑到智能体之间通讯过程中存在的时延问题,给出了最大固定延时时间的紧凑上界,取得了满意效果,最后将信息一致性思想应用于多机器人的编队控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一致性的方法可成功应用于机器人编队控制。  相似文献   
673.
2008年,索马里海盗泛滥成灾,异常猖獗,联合国在1年内先后出台了4个有关授权外国军队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和授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于2008年12月20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派海军舰艇近期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674.
12时15分,海上阅兵舰——“石家庄”号驶离安静的青岛奥帆赛码头,开赴预定海域。数十海里外的竹岔岛以东、大公岛以南海区,人民海军潜艇部队、驱逐舰部队、护卫舰部队,导弹艇群以及21艘世界各国海军军舰准备完毕,等候检阅。  相似文献   
675.
历经124个日日夜夜,连续航行33000多海里,成功为41批166艘船舶实施伴随护航,为46艘船舶提供区域掩护,成功解救3艘遇袭外国船只  相似文献   
676.
“起航!”12月26日,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下达命令,由“武汉”号、“海口”号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缓缓离开三亚某海军基地的港湾,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677.
2008年12月26日13时45分,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编队由“武汉”号和“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共800余名官兵。  相似文献   
678.
CEC条件下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CEC条件下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MAS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MAS模型,即利用Agent描述舰艇编队的各种物理资源或逻辑资源,通过网络及Agent通讯协议将多个Agent连接成一个整体系统,设计了映射实体功能的Agent结构,从而为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决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9.
基于GEO/LEO两层星座的卫星组网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EO/LEO两层星座的卫星组网结构,在两层星座中建立了立体交叉的层内、层间星际链路,实现了GEO/LEO两层卫星星座的优势互补,具有组网灵活、管理简单等特点.通过快照周期定义了星座中各卫星的逻辑位置,并基于逻辑位置提出了对LEO卫星的分群和分组管理:包括LEO卫星的逻辑分群,群内LEO卫星的分组,以及分组内组长LEO卫星的选取和备份机制.在该卫星组网结构中,各星座协同运行,数据传输方式多样,能提高卫星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80.
数字     
《环球军事》2009,(9):4-4
作为和平的友好使者,人民海军先后派出33支舰艇编队共40多艘军舰,出访了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4月7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该公司当天在德国拉姆斯泰因空军基地,向美国驻欧空军交付了首批14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