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网络中心战将成为未来信息化作战的主要作战模式,而信息链系统建设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关键环节。本文对网络中心战进行了透析,类比人体神经系统深刻剖析了网络中心战中的信息链,提出了防空兵信息链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2.
厚厚的海水既可阻挡可见光和无线电波的穿透,使敌军的水面舰艇、巡逻机难于发现潜航于海底的潜艇.也使潜艇对外界信息的探测能力大打折扣,这与21世纪信息化全维海战透视战场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据此,世界上主要潜艇制造国都在借助于世纪之交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为21世纪的潜艇装备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感器,力争使其在未来海战中能够对各种威胁作出及时、有力的反应,立于不败之地。纵观目前已经服役和在研的潜艇,可以看出21世纪初的潜艇全维探测手段将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3.
反潜巡逻机的作战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海上反潜如同“大海捞针”。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却道出了反潜的艰难与复杂。实战和训练证明,反潜巡逻机是各种反潜兵器中的佼佼者。它的反潜作战主要包括搜索探测、识别定位和跟踪攻击等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64.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IT-21)在海军中的应用,指出未来海军应建成一种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部队,它会给海军作战带来巨大利益。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水下无人驾驶运载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其支撑技术和其作战功能作了重点介绍,认为水下无人驾驶运载器的使用将是水下武器的一次革命,将使二十一世纪水下战场的作战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防空反导体系网络模型,运用实时节点度优先的蓄意攻击方式,对防空反导体系网络的抗毁性进行分析及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防空反导体系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对蓄意攻击较为敏感,可采用低度数加边的策略来提高网络的抗毁性。仿真结果对网络抗毁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信息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军事理论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网络中心战作为指导信息化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理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之一。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效果源于指挥艺术,仅仅依赖新技术、现代化的作战平台不足以发挥网络中心战的潜在优势。为阐明这一观点,从探讨利用指挥与控制环境将网络中心战转化为作战能力的过程入手,提出了预见性战场空间感知、赛博作战行动和称为态势感知信息球的新概念,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网络中心战。最后举例说明态势感知信息球如何用于作战,以及网络中心战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68.
在海上网络中心战环境下,提出了基于MAS(Multi-Agent Systems)的分布式辅助决策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MAS的体系结构,然后对体系结构下的效能评估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合同网协议对武器目标分配的流程进行了研究。仿真实验表明了此框架下的效能评估和武器目标分配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论述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的必要性,分析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系统的发展现状,构建了基于网络中心制导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拓扑结构并分析了作战使用特点,探讨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原理,对基于网络中心制导技术条件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任务剖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对应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模型,并运用实际算例对模型进行了解算,结果表明基于网络中心制导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该模型是网络中心制导课题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0.
常规动力潜艇(SSK)正在快速赶上世纪的发展。最新的技术正为舰艇提供空前的隐蔽性、持续时间、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推进动力的改进范围从延长电池寿命到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AIP),这使潜艇在水下潜伏的持续时间提高了5倍多,这样潜艇就不必浮到管航状态对电池再次充电,能长时间不被探测到,从而减少了传统的缺点。静音和涂覆技术使潜艇具有了声隐身性,高强度钢材的应用也提高了生存能力。随着自动化技术允许把火力控制、声呐和武器系统的功能合成一体,新的计算机化的作战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柴油机动力潜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