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1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602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4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91.
《国防科技》2001,(3):83-84
新华社华盛顿2月12日报道美国“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12日成功降落于“爱神”小行星,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探测器一小行星相会。  相似文献   
892.
从军事安全到经济安全:演进、评估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国家安全的内涵进一步扩大,相对原来单一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的概念受到更大重视。  相似文献   
893.
所谓快反部队,就是指快速反应部队。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冷战后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都组建了快反部队。快反部队是国家最高军事当局直接掌握的由常规力量构成的战略应急部队,它有别于核力量或常规主力部队,也不同于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894.
快速反应部队(美也称“快速部署部队”)是国家最高军事当局直接掌握的由常规力量构成的战略应急部队,它既不同于核力量或常规主力部队,也不同于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美军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组建了快反部队,进入21世纪,为调整军事战略,美进一步加强了其快反部队的建设,使其成为一支战备程度高、机动能力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拳头”部队,同时在局部战争和各种武装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显示出更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95.
查理 《国防科技》2001,(6):94-9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两个最大最成功的研究项目“雷达研制”和“原子弹研制”(通称“曼哈顿工程”)将联邦政府的主要投资吸引到该研究领域,并建立了新的联邦政府实验室和新的研究管理机制。这个结果与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896.
《国防科技》2001,22(10):3-3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现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97.
孙立华 《国防科技》2001,22(10):34-35
目前,俄军拥有并不断推出先进的武器装备,如“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C-400防空导弹系统等。这些先进武器装备是显示俄军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美国NMD的“克星”。  相似文献   
898.
柴国君 《国防科技》2001,22(10):61-62
小口径榴弹是装备的必然趋势。美国经过一系列的专题研究,诸如“齐射”专题研究、“ACR先进战斗步枪”研究等等,得出结论:发射动能弹的武器,要大幅度地提高武器作战效能,是很难达到的,枪弹应走爆炸(破片)杀伤之路。据此全力推进“理想战斗武器”和“理想班组武器”研究计划,其中20毫米榴弹和25毫米高爆榴弹是其中的设计重点之一。法国也进行了相应的研制。在小口径高爆榴弹研制过程中,微型电子引信技术是小口径榴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99.
9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