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未来联合作战后勤物资动员,应依托地方雄厚的经济实力,按照"部队提需求、地方抓落实"的原则,采取依法征用、市场采购、合同租赁、临时借用、发动捐赠等方法,多法并举"筹";按照"物资储备前置于沿海,技术储备后置于纵深"的思路,建立前后衔接、陆海兼顾的点、线、面分级式储备体系;根据战时物资消耗和市场供应情况,适时组织企业转(扩)产,增大物资器材的供应能力;建立各级各类物资支前保障力量,确保作战物资器材快速高效、安全顺利地输送到位。  相似文献   
162.
在靶场军事装备试验中,一体化联合试验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有着重要意义,在虚实合成的一体化联合试验,试验想定是军事规划推演仿真的重要环节。通过联合作战仿真与一体化联合试验的关系分析和研究,指出一体化联合试验想定有别于作战想定,借鉴任务空间概念模型CMMS,设计出一体化联合试验想定概念模型,包括想定从概念到信息模型的过渡,想定数据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3.
近日,新疆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与步兵某师组织了为期10天的首长机关带合成分队联训联演,主要完成了战备等级转换、集结机动、构工伪装、电磁千扰、支边行动等10余个课目的演练。演训注重联合筹划设计,抽调双方精干力量组成联合导演组,统一筹划演习内容、构设演习条件,充分运用指挥训练信息系统构建联合指挥平台,通过与现役部队互设联络席位、互通网络终端、建立无线共用频道,实现了网上联通、信息共享,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有效  相似文献   
164.
张鹏飞  朱保水  马畅 《国防》2012,(12):32-32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后备力量既是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现役部队作战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军整体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着眼做好常态化军事斗争准备、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大力推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后备力量建设,努力提高军兵种后备力量配属、配合、支援、保障军兵种现役部队作战的能力.当前,推进军兵种后备力量建设,重点应抓好组织落实,为以战斗力为核心的全面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力加强军事训练,以战斗力的生成巩固提高牵引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5.
何晓刚 《国防》2012,(12):47-48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军事需求军地对接上科学筹划、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潜力数据不准、需求提报不清、职责不明、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影响了国防动员实质性准备.为此,必须按照"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工作原则,大力推进军事需求军地对接能力建设. 明确军地双方的职能.一是军事部门要发挥好需求提报的主导作用.军事需求应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军事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提出,合理控制数量、规模和种类,使之既满足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又防止动员过度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过重负担.军事需求的提报,由部队作战及各级作训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具体承办,主要负责汇总、审核和提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需贯彻军事需求的项目、规模和相关技术指标,以及战时需要动员地方支援保障的人员、物资、装备等.军事需求汇总后,军队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权限组织研究论证,广泛吸取军地双方意见建议,确保军事需求具有较强的客观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二是国防动员系统要发挥好需求对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66.
从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核心思想入手,分析了该思想在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新模式,并提出了该需求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结论对于开展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7.
杨鲁  赵真燕 《国防》2012,(3):89
近日,新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以下简称新版《军语》)陆续下发全军各部队。各部队按照四总部颁发的《关于学习和使用新版〈军语〉的通知》精神,抓紧对新版《军语》的学习和使用。据悉,新版《军语》共设26个类目(其中,"陆军"类目下设9个二级类目),收词8587条,共105万字,配图(表)195幅。与1997年  相似文献   
168.
魏玉祥  岳胜军 《国防》2006,(4):46-47
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一支重要作战力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战要素,担负着直接参战或配合现役部队行动的重要作战任务。预备役部队的这种基本职能任务,决定了其必须始终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战备训练为中心,积极推进作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9.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民兵军事训练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民兵队伍保障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能力,2006年3月,总参动员部下发了对新编修的《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以下称新大纲)进行试训的通知。6月,总参和军兵种有关部门组成三个联合工作组,对试训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研。8月4日~5日,总参动员部又在大连召开了新大纲试训工作座谈会。各军区和海军、空军、二炮司令部动员(军务)部领导,各省军区、海军舰队、军区空军、二炮基地司令部负责民兵训练工作的业务处长,部分试训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和…  相似文献   
170.
研究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仿真问题,必须对后勤仿真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并对其基础模型进行探讨,这是研制开发具有我军特色后勤仿真系统的前提。后勤仿真基础模型可分为作战需求模型、作战环境模型、后勤人员模型、标准制度模型、后勤装备模型、保障流程模型和效果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