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对地面目标进行保距跟踪过程中不能稳定获取目标图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提高视觉目标跟踪稳定性的算法。该算法基于核相关滤波算法,提出了线性旋转子空间的概念,用于估计平面外旋转后的目标图像,在跟踪的过程中通过跟踪效果判断是否对线性旋转子空间进行校正。这种更新机制提高了在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视觉跟踪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降低了跟踪漂移的程度。算法在无人机跟踪视角的视觉跟踪数据集中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上明显好于当前主流跟踪算法。并使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了实机飞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3.
针对宽带单脉冲雷达实测数据三维成像结果难以直观表示的问题,研究了平面视觉形态表示方法。所谓平面视觉形态,是指用设想的人眼沿着雷达波束方向观测得到的目标结构向适当平面的投影。为获得波束依赖平面视觉形态表示,给出了从实测数据中计算雷达波束方向的方法并从目标尺寸准确估计的角度分析了获取雷达波束方向的必要性,在确定波束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投影平面确定新的坐标系,并给出了从雷达观测坐标系到新坐标系的坐标旋转方法。给出了某民航飞机实测数据三维成像处理结果在雷达观测坐标系中的投影表示和新坐标系中的平面视觉形态表示,通过两种表示的对比分析,显示了平面视觉形态表示对特征提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4.
运用饱和信息维的增减技术对信息获取子空间进行结构上的剖分,将饱和信息维的"值"的获取分解为"白"与"灰"两部分,用饱和信息维列作为因子列来构造灰色关联空间,用关联序来描述信息之间的相关联程度,得到信息资源聚焦的一种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5.
改进的Hough变换红外传感器像平面轨迹起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了基于逻辑的和基于Hough变换的平面轨迹起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Hough变换红外传感器像平面轨迹起始算法,介绍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并对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了算法的相应指标。  相似文献   
206.
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上不断迈进的又一成功实践。虽然我国的深空探测起步晚,但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是中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这里我们将对世界各国关于金星等行星的探测活动逐一介绍,以扩展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7.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人武部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从严落实机关带训、分类专训和实兵实装演练,民兵队伍的应急、应战能力逐年提高,多项训练成果先后受到江苏省军区、徐州军分区的肯定和表彰。  相似文献   
208.
质量红黑榜     
《兵团建设》2009,(24):32-32
近百年来,人类经历了3个时代的发展,即电气化时代(家中有电灯、收哥机、电风扇等)、电子化时代(家中增加了电视机、有线电话、空凋等)、智能化时代(家里增加了电脑、手机、微波炉等)。这些家电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生活在了电磁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9.
利用向量法解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已多次出现,向量法解题将成为使用新教材地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热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应当综合法和向量法并重,以向量法为主”。下面就对向量法解题作一些探讨。 一、平面向量  相似文献   
210.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物质或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是否能被“地球化”而变成绿色星球,是否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这是千百年来人类对火星所作的美好的绿色之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